通判,接到了胤祚的命令之后,便一路南下,說服沿途各府道推行胤祚的法子,威海衛已經是他的最后一站了。
“大人英明,竟能想到此等妙法,卑職敬佩不已。”那百戶見狀,連忙拍上一記馬屁。
而老通判沒理他,抬頭望向北方,面上浮現復雜神色。
劉永貴在海上漂泊了幾天之后,漸漸發覺了這船上的不同。
首先,每十人一個船艙,沒有他想象中那么擁擠;其次每層船艙都建有茅廁,而且男女分開,不允許在茅廁之外的地方便溺,茅廁還要難民們輪流打掃,撒石灰粉;最后,船上還有一個郎中隨行,每天都會探查一番難民的情況,一旦發現有人生病,就會被隔離開來。
一開始劉永強很不習慣船上的這些規矩,但是在看到別人違反規矩之后,挨了十幾鞭子,而且一天沒有飯吃之后,劉永強便沒膽子違抗規矩了。
不過船上除了規矩多以外,還是有很多好處的。
首先就是一天兩頓飯,雖然還是稀飯一大碗,但是偶爾有幾塊魚肉,也算是見了葷腥,粥也比在難民營里的時候稠了許多,家人基本都能吃個七八分飽,劉永強每次都把魚肉撥給家人,他的婆娘也漸漸的有了奶水,本來奄奄一息的孩子,也漸漸活泛起來。
另一點好處就是,船上幾乎沒有病死的人,除了那些本就染病被隔離的,船上也沒爆發疫情,就算有些人暈船也都能很快被郎中治好,治不好的也能勉強吊著命。
十多天天后,他們到了旅順城,一船人居然幾乎都活了下來,這讓劉永貴吃驚不小。
旅順城自然是沒能進去,劉永強一家就在城外的粥棚喝了一頓粥,又拿了一些官府給的干糧,踏上了往北的路,旅順城周圍,有許多小吏在教眾人如何鉆木取火。劉永強雖然對這些沒興趣,不過看得多了也就記住了。
前往盛京的路上,劉永強是何其他幾戶人家一起走的,總共三十多人,人多了互相也有個照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