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整個齊齊哈爾最大的壟斷巨頭——百事行,它的總部位于齊齊哈爾城,景陽街的大道上,一處絕佳之地,對面就是銀座銀行新起的三層高樓,這里每日人流如織、車水馬龍。
而且離齊齊哈爾的中心,齊齊哈爾都統府,只有不到一百丈的距離,堪稱是寸土寸金的地段了。
在這樣一片地段起這么一座大樓,足見百事行的財力之雄厚、背景之強大。
然而從富裕縣做了兩天馬車趕來的陶然,卻沒在這里見到百事行的大掌柜,他被告知大掌柜去了富裕的一處新產業,而且短時間內不會回來。
于是陶然只好哭笑不得的,坐了兩天馬車回到了富裕縣,在一處空曠的農莊,找到了百事行的大掌柜吳澤。
讓他有些詫異的是,這片農莊,就建在他的田地的邊上,占地也比他的田畝大多了,這讓他暗暗堤防,同時滿臉堆笑的像吳澤問好。
吳澤此時一身月白色長袍,發髻梳的一絲不茍,腰間掛著香囊玉佩,手中搖著金陵的折扇,上面題著蘇軾的《赤壁賦》。穿的似是京城談論風花雪月的風流才子一般。
陶然能看出來,吳澤這一身行頭,就有百兩銀子以上,單說那折扇,就用的水磨烏木扇骨,光可照人,那《赤壁賦》雖非真跡,也是大家手筆,沒有幾十兩銀子是買不到的。
光是這一身行頭所流露出的貴氣,就讓陶然十分驚訝了,再看那吳澤待人處事,談吐不凡,更是大人物的風范。就是自己與他比也是略顯不如啊。因此,陶然的神色愈發的恭敬起來。
“陶老弟,不好意思,久等了,都怪吳某俗事纏身,還望莫怪啊。”吳澤看到陶然,拱手道,顯得十分熱情,似是多年朋友一般。
陶然連忙會禮道“哪里,吳兄過謙了,其實在下這次來……”
“陶老弟啊,既然來了,正好幫我一起看看這農莊,聽說你家經營田畝已有七八十年了,正好看看在下著農莊不知如何。”吳澤不由分說的就做了個請的手勢。
陶然自然也只好把要賠罪的事情,咽回肚子里。
兩人一前一后,走進了那片農莊里,一打眼,陶然就看出了這農莊的特別之處。首先,和外面那種一馬平川似的農田不同,這個農莊里高低起伏、坑坑洼洼,幾乎沒什么平地。但仔細看那些地勢倒有規律,像是被人特意堆成這樣的。
其二,在坑坑洼洼的田地旁邊,還建成了許多排的整整齊齊的房屋,如同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一般,都是上好的磚瓦房,就如同朝廷給那些難民建筑的房屋一般。
似是看出了陶然眼中的疑惑,吳澤開口解釋道“這叫桑基魚塘,池塘里養魚,坡上種桑,坡頂種田,可以有效利用土地,而且形成良性循環,促進高產。”
陶然好奇的上前看了看,果然看到那凹進地下的坑里,都填滿了水,水中依稀可見魚苗游動,兩側人工堆出來的坡上,整齊的種著桑樹,而在坡頂上已經開墾好了大片的農田,只不過時節未到,沒種什么東西。
“敢問吳兄,這好好的農田……為何要布置成這番樣子啊?”陶然此時好奇的問道,在他的心里,把土地都平整,種上莊稼,才是利用土地的最好方式,像這樣浪費不少人工不說,還拉低了糧食產量。
吳澤笑呵呵的道“這陶老弟就有所不知了,這桑基魚塘好處有三,第一點,三種作物可互相依存,蠶沙可以喂魚,塘泥可以肥桑、肥田,產量也可相互促進,一勞多得啊。第二,此地本就是一片丘陵,平整土地耗費極大,不如就因地制宜,建成桑基魚塘,還能節省人工。第三,此處瀕臨嫩江,萬一有水患,可保田地無虞。”
陶然雖然是個地主老爺,但也是知農的,思量了一陣之后,也發現了這桑基魚塘的好處,不由道“妙啊!一舉多得,因地制宜!吳兄不僅商業卓絕,于農事更是頗有見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