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破葛爾丹寒鐵怯薛;二戰,配合費揚古殲葛爾丹主力;三戰,憑一千兵馬三天干糧,硬是在草原上搜尋大半個月,斬下葛爾丹人頭。
盡管胤祚身處其中時,狼狽不堪,憑著極好的運氣,摸爬滾打,才創下這些功績。
但在旁人聽來,這些功績一樁樁都是神乎其技,都在暗想立下奇功的六阿哥是怎樣一位兵法大家,又是怎樣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的風姿,又有怎樣處變不驚,成竹在胸,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氣度。
走進正廳之中,八阿哥將他帶到主座上坐下,自己坐到副坐上。
“請六哥給我們講講您的功績吧。”八阿哥抱拳道。
這些阿哥們年紀尚小,一是未經歷過戰陣,對讓男兒建功立業的戰場充滿了好奇;二是對皇位爭奪懵懵懂懂,不像其他成年皇子那樣心中充滿嫉妒。所以,阿哥們都一臉崇拜之色的望了過來。
胤祚想了片刻,這些皇子遲早是要上戰場的,早些了解戰爭的殘酷也好,自然不能像對德妃那樣,講一部抗蒙神劇出來。
既然連張希載都不放過,胤祚干脆便從他去齊齊哈爾開始講起。
這一講可就是說來話長,胤祚照實說來,將每一次遇到的困難,加上自己是如何解決的,都與阿哥們講了。
這一番經歷,與尋常英雄故事出入太大,九阿哥、十阿哥很快便沒了興趣,但八阿哥和十四阿哥一直在目光炯炯的聆聽,不時還有許多問題。
八阿哥主要愛問經濟民生之類,譬如“東北兩行于民生何益?”“何為通貨膨脹?”“為何借李朝銀子,又幫他們發展棉紡?”之類。
而十四阿哥主要愛問軍事,譬如“草原上糧草的損耗情況?”“為何葛爾丹優勢下退兵?”“查干赤那真的有那么大嗎?”“蒙古鐵騎與滿清騎兵有何異同?”之類。
這兩個阿哥是康熙皇子里的佼佼者,都是天資極為聰穎之輩,初時問的問題,胤祚還可以輕松解答,越往后問的,越是刁鉆晦澀,胤祚也經常需要細想許久。
待到胤祚講完,兩個阿哥心滿意足的問完,估摸已經到了五更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