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調遣。”
“是。”韓將軍看了張玉貞一眼,目光中又些許畏懼。
第二天,城中謠言四起,昨晚西門的慘叫響徹城,令本就在圍城之中的百姓們更加膽寒,路過西城的人繪聲繪色的講述著那里濃郁的血腥氣。
不過當天下午,所有謠言都消除了,一隊騎兵由西門凱旋,每人馬脖子旁都掛著四五個腦袋,從面容看,都是叛軍。
此時茶樓酒肆中,又恰到好處的出現了,昨夜叛軍突襲西門,被殺的大敗的傳言。
繪聲繪色的傳言,在平壤的各個茶樓酒肆中蔓延,就連叛軍主將趙世錫令人可憎的容貌和落荒而逃時的滑稽情景,都沒被描述的越來越具體。
在民間藝人的努力下,西門一夜的慘叫,終于變成了北軍的大勝。
至于為什么一場大戰只有慘叫,卻未聽到喊殺和打斗聲,就被百姓們有意無意的忽略了。
畢竟百姓們根本不在乎事實是什么,他們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
現在趙世錫兩萬大軍不足以將平壤完圍困,城內沒有缺糧,也沒有騷亂,這對百姓來說就夠了。
雖然平壤宮廷中,缺了一大堆官員,但這并沒有影響平壤的日常政務,因為隨著張玉貞從王都漢城逃到平壤的南人官員很多,就算死掉一些,也能很快將空缺補上。
宮廷中的官員,有的是被張玉貞血腥的手段嚇到,有的是佩服張玉貞的手段,漸漸的開始向她靠攏,而世子本就不多的權利也被漸漸架空。
作為一個沒有能力,又有些早熟的少年世子,李昀在發現朝臣有意避開他后,變得更加的暴戾,這就更讓朝臣對他離心離德。
所以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經過了這一折騰,如同滾水一般的平壤宮廷竟然逐漸安穩了下來,連帶民間都萬眾一心,軍民透著股同仇敵愾的氣氛。
而城外的李柟與胤祚大軍像是約定好了一般,同時進軍緩慢,每日只行軍十里。
而趙世錫老神在在,完不符他紙上談兵的名頭,在平壤城十里外安然扎營,數日未有動靜。
平壤中將領多次求戰,都被張玉貞一力壓下。誰都沒有想到,李朝慘烈的南北大戰,居然迎來了半月之久的和平。
但李朝的官員們漸漸的睡不著覺了,任誰都嗅得到這和平之下,有股陰謀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