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不必買糧食,但張煥中還是鬼使神差的來到五谷號。
張煥中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他上次來,這里還是排著長隊的樣子。現在看起來就像墳場,那一列長隊消失不見,周圍到處是餓的奄奄一息的乞討百姓,橫七豎八的躺了一地。
在柜臺旁的那幅字畫來看,米價已經從十五文一斤,變成了三十文一斤。
張煥中心里一驚,哪怕是被圍城幾個月,糧價也只漲了三文,現在短短十來天,糧價竟直接翻了一倍。
果然如那菜農所說,糧食漲幅之大,簡直匪夷所思。
張煥中拉著牛車,小心翼翼的走過地上的饑民,那些饑民本都是行尸走肉奄奄一息的樣子,看到了張煥中車上的蔬菜,一個個眼中都冒出綠光。
走到柜臺口,張煥中和伙計道“買糧食。”
伙計道“三十文一斤,每人也只能買一斤。”
張煥中沒多說話,老老實實掏出三十文錢,張府本就是地主大戶,不缺糧食,可他一個奴仆沒有田產,萬一真的趕上災年,被主家趕出來了,一斤糧食說不定也能救命。
另外,張煥中還有一層打算,現在糧價節節高升,以每斤一天漲一文錢計,他買上六十斤,剛好要一千八百枚銅錢,折一兩銀子,到了明日這一兩銀子就會漲六十文,后天再漲六十文,一個月后就能翻上一倍。
這個收益比之什么國債高出百倍了,就算是比之高利貸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五谷號的伙計收了銅錢,拿出一袋子糧食放在張煥中牛車上。
張煥中左右看看,反正無人排隊,就又轉了一圈,又回到窗口,拿出三十文錢道“勞駕,我買一斤糧食。”
那伙計抬頭看了看他,小聲道“兄弟,這招現在不頂用了,你缺糧食只能明天再來買了。”
張煥中奇道“大哥,你不說糧行掌柜的運糧來了嗎?”
伙計閉口不答,張煥中又給了幾百文開口費,伙計才道“兄弟,叛軍那邊我不知道,世子治下的兩道,現在搶糧食已經搶翻天了,不僅百姓要糧食,清軍要糧食,大戶們也要糧食,我們掌柜的也在自己囤糧……兄弟,趁著現在還能買得到,多來買些糧食,不僅稻米,大豆高粱等粗糧也行,只要能買的到,就要買下來,買的越多越好。”
張煥中笑道“多謝大哥指點財路。”
那伙計急道“兄弟,什么時候了,你還想著發財?我是在救你的命。”
張煥中只覺得一陣寒風吹過。
一片枯葉從樹上墜落,突然間,他想到現在已經是七月了,一葉知秋啊。
……
七月到來,平壤城仿佛從夏末一下轉入了深秋。
入秋短短三天,平壤城中已凍死了十余人,餓死了五人,這個數字已經創了平壤府尹政績的最差紀錄。
然而,這還只是冰山一角。
因為兩道五家銀行同時被搗毀,致使銀票成了廢紙,市面上一半的銀子驟然消失,隨之而來的就是銅銀兌換比例即刻失衡,而且失衡趨勢愈演愈烈,市面上能見到的銀子也越來越少。
通貨緊縮,導致兩道幾乎所有物價都大幅上漲,薪碳價更是翻了一倍,非大富之家,別說取暖洗澡,就連做飯都困難,不少人家已連吃多日冷食。
同時李朝國債危機還未解除,購買國債的,大多是李朝的中產階級,多是自耕農、小地主、小官吏一類的人,國債變成廢紙,導致這些人的多年積蓄大幅縮水,不少人為了湊出銀子,不得不變賣祖產,也成了赤貧百姓。
所有危機之中,最嚴重的當數糧食危機。
秋收還未至,城內的米價已經飆漲到了四十文一斤,遠超正常糧價的四倍,別說普通人,就是趙宇仁都要買不起了。
因為銅錢貶值和糧價的飆升,幾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