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校場,悄無聲息。
秋風掠過,微冷,一股肅殺之氣撲面而來。
點將臺上,巴海高居主位,各營營官點名人數,完無誤,軍需官嚴明糧草。
一切齊備,巴海沉聲道“開拔!”
軍緩緩前行。
點將臺上,巴海、呂康實、谷行等將與胤祚拱手告別,口中道“王爺,請多保重。”
胤祚想起了兩年前,出征葛爾丹的那個清晨,肅然道“今日你們出征,該我向各位行禮了。”
接著胤祚拱手,朗聲道“諸位將士,本王祝你們旗開得勝!奏凱而歸!”
眾將面上又是愕然又是感動,紛紛抱拳回禮,接著上馬離去。
秋風驟起,吹動軍營大旗,獵獵作響。
……
新軍出征之后,過了幾天,第一臺二型蒸汽機正式誕生。
胡克完善了蒸汽機的平行四連桿結構,使得蒸汽機進氣平衡,活塞充分運動。
哈雷的離心式調速器使得蒸汽機轉速變的平穩。
如此一來,蒸汽機不僅可以在采礦領域發揮作用,同時可以進入紡紗領域。
現在百事行棉紡行的紡車只有兩種,水力多錠紡紗機和腳踏多錠紡紗機,均為大清最先進的紡紗機,與歐洲的珍妮紡紗機相差已經不大,而且比之發明的早了上百年。
蒸汽機誕生之后,可以直接安裝到水力紡紗機上,蒸汽機的活塞運動帶動曲柄齒輪的運轉速度,可比水車轉的快多了。
梅瑴成做過實驗,蒸汽機的紡紗速度是水車的兩倍不止。
現在唯一的問題是,蒸汽機的建造難度極大,從螺釘到金屬管道,要么就要澆鑄,要么就要手打。
就算火器廠聚集著大清最頂尖的匠人,但也保能做出第二臺合用的蒸汽機。
為解決這個問題,胡克一人將車床,鍛床,銑床都造了出來,這些東西,在西方早已有了,而且原理和結構都非常簡單,對一個能造顯微鏡的發明家來說,做些機床簡直小菜一碟。
但問題是,機床需要高質量鋼鐵,憑火器廠自產的百煉精鋼,難以達到機床的要求,只能勉強湊活著用。
為了解決鋼鐵問題,胡克又設計了新的煉鐵高爐,好在百事行的專利中,就有耐火磚,倒是不用再尋找更耐燒的耐火材料。
這期間,梅文鼎則將仿照胡克的工具,設計了一套大清的卡尺、直尺、圓規等,將寸、分都確定下來,并讓匠人做了上百套分發下去。
不得不說,梅文鼎是極為明智的,自此之后,齊齊哈爾的工業發展,都要用大清度量衡,盡管胡克萬般抱怨,也只得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