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逐漸快了起來。
這臺蒸汽機鋼鐵起碼在千斤以上,竟在沒有外力的驅動的情況下,自行運轉,氣缸上方,曲柄齒輪轉動飛快,如風火輪一般,齒輪的橫幅都有些看不清楚。
三個御史面面相覷,眼前的一幕已經超出了他們認知的極限,如此沉重的鋼鐵竟然自己運轉,而且舉重若輕,仿若無物,這只能用神力來解釋了。
伴隨著蒸汽機的不斷運轉,噪音也越來越大,蒸汽機的噪音在空蕩蕩的紫禁城中回蕩,蒼穹之下,滿是機器的咆哮。
就連康熙都不由有些失神。
看到演示的差不多了,胤祚給了匠人一個手勢,匠人打開氣閥,將蒸汽派出。
隨著“咻”的一聲,大量的白色霧氣從氣閥中呼嘯而出,整個乾清門都籠罩在了白霧之中,朦朦朧朧如入云端。
三個御史以為自己入了仙境,再不疑有它,跪在云朵之中,對著四處不住叩拜,但水汽消散極快,不過片刻,蒸汽機活塞停下,蒸汽排出完畢,周圍白氣很快散去。
三名御史跪在乾清門前,冰冷的地磚上,眼中悵然若失。
“皇阿瑪,有了蒸汽機為動力,在很多手工業領域就可以節省下大量人力來。”胤祚說著,匠人們已將一臺多錠紡紗機連接到蒸汽機上。
匠人關閉氣閥,重新加水加煤,很快活塞又活動起來。
“譬如紡紗一項,有一臺蒸汽機,便可以頂替二十個紡紗工人,這還只是初步,等蒸汽機技術進步,做的更小,馬力更強,頂替兩百個紡紗工人也不是沒有可能。”
胤祚的聲音回蕩在乾清門上空。
這回沒有人指責他狂妄。
因為,在蒸汽機的帶動下,紡紗機開始飛快的運轉了起來,紡紗機也經過了火器廠的整改,不僅采用了金屬結構,而且紗錠也從五個變為了十八個,阻力更小,效率更高。
棉紗如蜘蛛吐絲一般,飛速的從紡紗機中形成,纏繞在紗軸上,短短片刻就纏成了厚厚一層。
紡紗這個活最是耗時,原先沒有紡紗機時,只能人手來搓,將棉花纖維搓粗紗,后來發明了紡紗機,紡紗快了一籌,再后來大清發明了多錠紡紗機,又將紡紗速度推升數倍。
現如今,火器廠的蒸汽機面世,配合金屬材質的十八錠紡紗機,將紡紗速度又翻了幾十倍。
有此一個機器,則大清棉布價格必降,婦人們從紡紗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可以幫助務農和織布。
百姓人人有衣穿有飯吃,這不就是盛世嗎?
郭秀想到此處,臉上已是涕泗縱橫,朝著蒸汽機軟軟的跪了下去。
眼前這個冒著白煙,發著巨響的怪物,便是大清的盛世之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