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一聲令下,內侍太監立馬下去傳旨。
八阿哥和十四阿哥都望向四阿哥。
四阿哥張了張嘴,欲言又止。
十四阿哥湊到胤祚跟前,小聲說“六哥,不會有事吧?”
胤祚沒有回答,他心里此時一團亂麻,感覺像吞下去了一根針,雖然暫時沒覺察出異樣,但不知道什么時候食道上就會被刺出個血洞。
在山東時,康熙讓皇子們去調查紅衣炮的事情,胤祚心中還有些不以為意。
畢竟那是重達萬斤的鑄鐵管子,無孔不入的兩行分分鐘便能查出來。
可而后兩行商戰失利,能否保住北方都成了問題。
胤祚又去拜托了柳子輝,以富春當在南方的經營,查出那些紅衣炮也不是難事。
可沒想到走私生鐵的查出不少,紅衣炮卻是毫無線索。
而后他們在江寧的種種努力,也于事無補。
現在危險就在眼前了,胤祚才發現,事情已經一步步的脫離了所有人的掌控。
享殿距碑殿不過百步,此刻這百步卻猶如天塹。
享殿坐落在三層漢白玉須彌座臺基,高約一丈,臺上立柱六十四,四角有,大殿前后各三道踏垛,刻六塊浮雕云龍山水大陛石石雕螭首。
這是明朝開國君主的恢弘氣勢。
可此刻在胤祚眼中,如同擇人而噬的深淵,正張開血盆大口,等他們自投羅網。
胤祚來祭陵前,曾仔細的勘察過明孝陵的布局,他還記得,享殿之后是一片長三十余丈,寬二十余丈的空地,周圍林木環繞。
空地中有一條甬道,甬道盡頭是一座石橋,名為升仙橋。
過此橋,便是最后的方城明樓,及墓葬的寶頂。
升仙橋,及登仙界之意,過了此橋即為仙界。
而康熙是人主,故歷次祭陵,均至橋前止步。
這一路上,最大的建筑便是享殿,這也是康熙停留最久的宮殿。
明孝陵周圍林木豐茂,給刺客了遮蔽的同時,也遮擋了他們的視線。
因此刺客必會選目標最大的享殿下手。
胤祚故意讓康熙在碑殿停留,就是跟刺客比拼耐性。
碑殿既沒有漢白玉的石基,又沒有翻檐斗拱,比享殿小得多,而且還有穿著黃馬褂的侍衛們布下疑陣,刺客一旦沉不住氣開炮了,那康熙及皇子們多半是平安無事。
可現在,黃馬褂們已經在太陽下站了一個時辰,反倒是身穿藍衣的“侍衛”們在碑殿下乘涼。
只要不是傻子,便能看出來究竟皇上在哪里。
如此一來,疑兵算是破了,康熙也沉不住氣了,準備入享殿。
這場耐心的比拼,終究是他輸了一籌。
“將軍,麻煩派人將神道兩側兩千步內,再搜索一遍吧。”八阿哥對那佐領說道。
那佐領看了四阿哥一眼,見四阿哥沒有反應,便抱拳領命,帶人去了。
“晚了。”胤祚心道,神道長近千步,普通人從頭走到尾也要一盞茶的時間,神道兩側都是密林,地表崎嶇不平,又有厚厚的落葉,走起來已十分困難。
更別說還要搜索兩千步的范圍。
沒有小半個時辰,不可能搜的完。
而現在他們別說小半個時辰,連一炷香的功夫都沒有。
此時,康熙已經站起身來,面朝享殿方向,背對著皇子們,雖然因歲月的影響,脊背已有些佝僂,頭發也摻雜了些許花白,但氣勢卻如同山岳。
一如那跨過鰲拜尸體的少年天子,一如戈壁上那不動如山的中軍大將。
就算是胤祚,也短暫的為康熙那強者的氣勢折服了片刻。
而十四阿哥和八阿哥則完被感染了,臉上竟也是一副視死如歸的樣子。
胤祚心里暗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