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德不動聲色的擋在胤祚身前,卻被胤祚攔了下來,將那銀票遞了過去“隨意看。”
“算你識相。”那手下惡狠狠的道,隨后將銀票給了鼠爺。
鼠爺接過銀票,走到窗前就著光不住研究。
胤祚一看他那架勢,就是沒見過一百兩銀子以上的銀票,不懂如何勘驗真偽,便提醒道“你摸摸左下角花紋,看看是否發澀?”
鼠爺依言摸了摸,點點頭“確有些澀。”
胤祚又道“您再就這光看看,面上的花紋和一千兩的字樣,是否有重影?”
鼠爺看看道“沒有。”
“再查查右下角編號,是否是十三位數?”
鼠爺有心想數,可惜不認識阿拉伯數字,半天數不清楚,干脆收起銀票道“三位頗有誠意,想必銀票定是真滴,不驗咧。走!額這就帶三位看看鹽去!”
鼠爺說完出了艉樓,走到甲板上,用力一拽,甲板被拉起來一片,露出下面的船艙,里面漆黑一片,只能看到一架梯子延伸下去。
“走!”鼠爺當先走了下去。
李德跟在后面,康熙還是在中間。
待胤祚下了船艙之后,首先便是聞到濃濃的霉味,而后眼睛逐漸適應陰暗的光線,看見船艙中都是灰黑的麻袋,一帶羅著一袋,一直頂到倉頂,塞得滿滿當當,連個下腳的地方都沒有,整個船艙能活動的地方,也只有梯子周圍。
“額來江寧十天了,賣出去了好幾百斤,這才在艙里空出來這點地方,要不然,還真下不來咧。”
鼠王說著遞過來一個竹勺,李德接過。
“隨意插插試試,都是上好的官鹽,產自長蘆鹽場的,又細又白,比江寧的淮鹽還好。”
李德看了康熙一眼,康熙點點頭。
于是李德走到一個袋子前,用力一插,只見那袋子破了個小口,將竹勺抽出,里面慢慢都是細如霜雪的白鹽,還有細鹽不斷從破洞中灑出,如白色的細流。
鼠王拿了張糙紙,抹了漿糊將那洞粘上。
李德將那勺子遞給康熙,康熙接過用手指搓了搓,確實又細又白,胤祚嘗了嘗,也是很純粹的咸味,沒有其他怪味。
“確是官鹽。”李德也嘗了嘗,說道。
大清鹽鐵禁榷(què),私人只能偷偷曬鹽,故私鹽一般混有各種雜質,無論味道、粗細、顏色都與官鹽絕不相同。
李德為康熙試了幾十年膳,嘴巴也是養的極刁,是不是官鹽自然一嘗便知。
“額斗膽問一句,三位是做什么營生的啊?”
康熙三人品鹽的時候,鼠王已不知何時走到梯子的下方,擋住了船艙唯一的去路,臉上掛著玩味的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