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封信是新任領侍衛內大臣尹德的親筆,內容是讓胤祚來京面圣,不然就會被以叛黨論處,其家人也會發配至宗人府云云。
信上還提到了康熙已回京城,太子亂黨已束手就擒,太子被廢等一系列事情。
胤祚一看這信,便知道絕不是康熙授意的,定是出于哪個皇子的意思,而且十有八九就是大阿哥。
周、張二人不敢問信上內容,胤祚也沒把信給他們看。
“走了。”胤祚撂下句話,便出門上車了。
馬車又奔向城外新軍軍營。
軍營比鄰一個叫塔拉爾的村寨,故又稱塔拉爾大營。
此時,在新軍校場上,一萬余新兵正在接受軍姿訓練。
齊齊哈爾新軍待遇極好,又能打勝仗,軍餉還高,這在整個關外都是人盡皆知。
所以巴海一個月前到齊齊哈爾征兵,很快便有一萬余人入伍。
新入伍的士兵,都按照胤祚留下的練兵之法訓練。
胤祚到了校場高臺上,巴海見他立刻起身行禮。
胤祚擺擺手,示意他免禮,問道“征到多少人了?”
“回殿下,一萬二千三百五十六人。”巴海答道,同時從手下手中接過花名冊,遞給胤祚。
胤祚接過名冊,仔細翻看,名冊中記錄了每一個入伍新兵的姓名、年齡、職業、籍貫等信息。
這些人大多都是齊齊哈爾各地的農民或是工人,年齡在十六歲到三十五歲間。
胤祚點點頭,新的這些兵員他還是滿意的。
“訓練到何處了?”胤祚又問。
“隊列訓練開始不久,昨天剛到齊步走。”巴海答道。
這個排隊槍斃戰術盛行的年代,隊列訓練可不是花架子,能不能走好齊步走,是一個列兵戰術素養的直接體現。
巴海說完便下令軍樂隊奏樂。
激昂的進行曲響起,各列兵營在臨時營官的帶領下,踩著節奏,開始齊步走。
頓時,整齊的軍陣,變得亂哄哄,士兵邁左腳的也有,邁右腳的也有,跟不上節奏的也有,順拐的也有,甚至還有人摔倒在地。
巴海臉上有些掛不住,拱手道“王爺,新兵入伍尚短,借以時日,當能訓練成軍。”
胤祚嘆口氣道“沒那么多時日了。就在年前,這支部隊,要在年前成軍。”
巴海咬牙道“末將遵命。”
“近幾日征兵情況如何了?還有沒有新兵入伍?”胤祚又問道。
巴海半天沒說話。
“怎么?”胤祚問道。
巴海咬咬牙道“殿下,依末將之見,齊齊哈爾境內,已兵可征了,現在鶴崗煤礦和火器廠都要人手……”
“那就去臨近轄區征兵嘛。”胤祚淡淡道。
“什么?”巴海準備好的一大堆理由頓時都卡在喉嚨里。
“地圖。”胤祚一伸手,侍衛將地圖遞上。
胤祚將地圖在高臺上鋪開,巴海撿了幾塊石子將邊角壓住。
這是一副關外地圖,上面畫出了各個副都統轄區的領土。
“看,我門齊齊哈爾在這里。”胤祚指了指地圖的北邊,“比鄰的轄區有黑龍江、墨爾根、呼倫貝爾等幾個轄區,西南有錫林郭勒盟、哲里木盟等幾個盟旗,東邊還有三姓、阿勒楚喀等吉林將軍的轄區……”
胤祚將齊齊哈爾周邊都數了個遍,而后虛畫了圈道“這都是我們的兵員地嘛!”
“可……可……”巴海竟一時找不到理由反駁。
“有些人可能不愿背井離鄉來齊齊哈爾當兵,我可以出個政策,凡是來齊齊哈爾當兵的人,即可將家室遷至齊齊哈爾,官府分房分地。”
巴海怔怔道“王爺,這可是一大筆銀子啊……”
“銀子的事情,你不必擔心,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