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吏們看胤祚的表情,極為復雜。
那目光中,既有對此令過于激進的驚訝,也有對胤祚“畸形”審美的詫異,還有對三寸金蓮消失的惋惜。
周家麟面色極為古怪,拱手道“稟王爺,世祖皇帝在位時,曾發布禁令,剃發、易服、禁纏足,只是剃發易服推行了下去,放足最終卻不了了之了。”
以清軍入關之際,鐵血手段推行下去的禁令,尚不能讓女子放足,可見纏足風氣影響之甚。
胤祚也反應過來,這個命令太過激進了,現在正是多事之秋,不能再發布這種激起內部矛盾的政令。
他干咳一聲,又問道“諸位的夫人,可有天足的?”
在場眾官吏無人作答。
胤祚不死心“那妾室,可有天足的?”
眾人都緩緩搖頭。
胤祚死了心,說道“既然先皇發布過禁令,本王這放足令還是罷了吧。”
眾官吏都悄悄松了口氣。
“不過禁令罷了,嘉獎還是要的?!必缝褚粋€大喘氣,讓眾官吏的心提到嗓子眼。
“傳令,女子五歲,不裹腳,賞銀三兩。女子七歲不裹腳,賞銀五兩。女子十三歲不裹腳,賞銀十兩。女子出嫁前不裹腳,賞銀二十兩?!?
“王爺……”周家麟大驚失色。
胤祚卻打斷他道“女子裹腳大多是四歲起,關外女子大多十五歲出嫁,若是出嫁之前尚未裹腳,是否此生無法再裹腳了?”
周家麟點頭道“女子小時腳軟,才能裹腳,長到十歲左右尚未裹腳,這輩子基本就裹不成了,若是十五歲還未裹腳,這輩子就絕無可能再裹腳了。只是王爺,一來,齊齊哈爾全境不下五十萬人,女子占去一半,就是二十五萬,其中不裹腳的占了多半,將近十五萬人,這些人每人二十兩銀子,那就是三百萬兩銀子啊……”
胤祚道“你說的不錯,此令還要加上一句,超過此年齡的不算。”
一個同知拿過算盤飛速打了起來,片刻后算出結果道“未出閣的女子約有五萬,每人按最高的三十八兩銀子算,就是一百九十萬兩銀子,若是刨去女子已纏足了的,就是一百萬兩銀子。”
周家麟也道“而且此令一出,百姓為獲得賞銀,定逼女兒早早成婚,又或者更改自己的生辰八字,定生亂像,還請王爺甚重?!?
大清戶籍制度延續明朝,采用的是“十家牌法”,其上登記每戶的丁口、籍貫、職業,但不登記生辰。
古人迷信,生辰八字絕不輕易透露。
所以謊報年齡,官府也沒有辦法查驗。
胤祚沉吟片刻道“你說得對,此事確實應該甚重?!?
而后胤祚看著周家麟道“叔瑞(周家麟字),你應該明白我放足的苦心?”
周家麟苦著臉道“下官明白?!?
胤祚笑著道“那好,此事就交給你了,好好研究,今早拿個條陳出來?!?
“下官……遵命……”
胤祚交代完事情,站起身來,打開裹著棉布的窗板,看向窗外。
景陽大街上,商戶早就掃清了門前積雪,大街上暢通無阻,人流如織。
看起來是繁華之景,但胤祚知道,在繁華的表象之下,亟待改革的地方,還有許多,經濟的發展,還是任重道遠。
就比如這“放足”一事,就有利于解放生產力,進一步還會影響女性權利意識的覺醒,進一步促進經濟發展。
可是“放足”又牽扯到,戶籍制度、村落行政制度、財政制度、人民思想文化水平等方方面面。
歸根結底,還是受制于落后的封建制度和儒家思想的禁錮。
在沒有外力的作用下,想在大清發起自上而下的改革,可謂千難萬難。
更何況,胤祚現在自身難保,就更別提什么大刀闊斧的改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