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
真實的科學實驗。
往往一點都不浪漫,甚至非常的苦澀無聊,大部分都是再重復試錯的實驗中度過,獲得正確和錯誤的數據。
最終靠著一點一點的攻關,才能夠攀登上最高的山頂,獲得最后的成功。
而這個過程中。
99的實驗和計算,幾乎都是無用功。但是沒有這么多的成功他媽,也就沒有了成功本身。
像托尼·斯塔克那種浪漫的實驗,只能出現在文藝作品當中。
除了很久以前的科學洪荒時代的基礎科學發現以外,到了近現代,幾乎所有的科學發現都是靠人數堆出來的。
基本的模式往往是一個天才的科學家,帶領一幫優秀的科學助手,然后花費了十幾年的時間,并且好的話找出了一種科學發現,得到了團隊的成果。
然后這個成果往往掛在這位帶頭的天才科學家的頭上,卻忘記了如果沒有數量眾多的助手們的幫助的話,也許這位天才科學家想要得出這個結果,可能需要多花十幾倍的時間。
這是現代的科學實驗的模式。
基本就是靠著人數還有時間,硬生生的推出來的科學成果。再也不復科學洪荒時代,100多年前那種一個超級天才,一個人悶在實驗室里面幾年,就可以搞出一種科學發明的時代了。
除了一些狗屎運或者運氣特別好的個例外,現代的科學研究,大部分都是這種模式。
像漫威電影里面的鋼鐵俠一個人敲敲打打,就可以搞出一套鋼鐵俠戰甲的情況,那是只有在文學作品里面才可能出現。
而這種現代科學研究模式。
也是為什么在進入現代,各項基礎科學已經基本被完善到沒辦法完善的地步以后,猶太裔科學家們會是獲得諾貝爾獎最多的種群的最大原因。
并不是猶太裔科學家是世界上最聰明的科學家,而是因為這幫猶太裔科學家背后的猶太商人們,他們幾乎是世界上最有錢,并且也是最舍得幫助自己族群的商人……
大部分的時候。
猶太科學家們出腦子和點子,猶太商人們出錢請那些助手和團隊,然后一個科學研發項目組成。結果有兩種,成功或者失敗。
成功了,其實可能這位猶太裔科學家在研發中的功勞并不是最大的,甚至可能很普通。但是因為他是帶頭的,是掛名的,那么這個科學成果最終只會掛在他的頭上。而這個科學成果獲得的利潤,會回報那些資助這個科學家的商人們。
失敗了,那就沒什么好說的了。
扯遠了。
亞伯現在準備也應用這種現代科學研究模式,其實就是偷懶。反正只要把抄襲的攻略說出來,讓助手們去做,然后自己等著收獲成果就可以。
這樣,他就不用在像兩個多月前,忙生忙死的撲在實驗室里面,一個人搞了一個多月,連上街泡妞的時間都沒有!
嘿嘿!
現實社會中真正的科學家,為什么不可能出現鋼鐵俠那種剛夢到和普通人想象的類型呢?
就是因為真實的科學研究。
根本不可能像電影里面的漫威世界那么簡單啊!
一撲到實驗室里面就是幾個月,甚至幾年,甚至有十幾年的。哪來的心情?哪來的時間去和托尼那樣浪?!
反正真實的地球上。
正常的科學家不可能像托尼·斯塔克那樣。
畢竟在基礎科學完善了以后的現代社會,一個科學研究動不動就是幾年十幾年才能夠出成果。
某點的那些黑科技小說里面的劇情,正常的情況下都不可能會發生。
當然。
人家是小說主角,開掛了的,大家要原諒。
亞伯肯定自己不可能像鋼鐵俠那樣輕松,也不可能像那些黑科技小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