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回到一個星期前。
妮可·基德曼在剛剛接到米拉麥克斯影業的一部電影的女主角選角試鏡的時候。
她最開始是不相信的。
但是在經紀人再三確認后,她終于相信了。
接下來就是興奮。
興奮自己來到好萊塢這么多年,終于熬出了頭,終于有人賞識自己,肯給自己女主角這樣重要的角色。
雖然只是一次試鏡。
但是這是女主角的試鏡,而且不是她遂自薦,而是別人主動邀請她的。
這代表了什么?
這代表了對方起碼很看好她,看好她有一定的潛質或者某個地方符合女主角的要求。
不管是戲里還是戲外……
接下來她通過經紀人,也打探清楚了這部電影的一些事情。
000萬美金投資的喜劇電影,男主角是一位不怎么出名的諧星,導演的名氣還湊合。
這些東西組合起來,在好萊塢的電影里面,條件實在算不上多出色。
如果是以后的妮可·基德曼,別是女主角的試鏡邀請了,可能就算是女主角,她也看都不會看一眼。
但是現在的她,只是一個從澳大利亞來到好萊塢不過三年的新丁而已。雖然三年里,參加了十幾部電影的配角演出,參與試鏡的電影多達上百部……但是唯一一次當女主角,還是在一部投資1000多萬美金的垃圾動作片里面。
電影的票房是慘敗,這部電影中,她只是純粹的花瓶。
但是話回來,來好萊塢三年就可以參與十幾部電影的配角演出,還能夠當一次女主角,哪怕只是投資1000多萬的垃圾動作片。和好萊塢里面其他千千萬萬的人相比,妮可·基德曼已經算得上是很幸運了。
但是……
有這些演出的機會,并不是她很幸運。而是其實妮可·基德曼相對其他來好萊塢闖蕩的女演員們來,有兩個非常好的生條件。
第一個生條件是她真的是生麗質,單憑外貌的話,哪怕是在好萊塢里面都很少有漂亮到她這個級別的,那種白皙的好像會發光的皮膚,就算是歐美白人們也很少有。
這是外在的條件。
而另外一個條件也是外在的,這另外一個條件是剛好她是一個澳大利亞人。
眾所周知,在好萊塢里面,有一個歧視外國人的潛規則。就算是同文同種的英國演員,在好萊塢想要混出頭,付出的也要比本土的美國演員要多許多。尤其是在1990年的現在,資本還沒有大肆進入好萊塢的時候,這種歧視更加的明顯。
到下個世紀以后,因為資本的大肆進入,還有北美票房地位的下降,外國演員們的地位才獲得了一定的提升。
但是也正是因為這種歧視,往往會讓好萊塢里面來自同一個國家的演員們抱團。
為了抵抗好萊塢的這種歧視,他們抱團取暖,用團隊的力量來抵消這種歧視。
而在這些外國演員的團體當中,來自澳大利亞的好萊塢演員們,幾乎是最團結的一部分。
因此。
妮可·基德曼被一些其他的澳大利亞演員和幕后工作者們看好,看好她未來可以在好萊塢出頭,隱隱約約的在幫助她。靠著出色的外貌條件,還有好萊塢里面的澳大利亞幫,才讓妮可·基德曼比其他剛出道的好萊塢新人多了許多機會。
也正因為好萊塢澳大利亞幫的存在,讓妮可·基德曼開始重視這部看上去應該沒什么大不了的喜劇電影的女主角。
因為米拉麥克斯影業里面的一位澳大利亞籍的中層管理人員,在妮可·基德曼參加一次好萊塢澳大利亞幫ary的時候,偷偷的透露了妮可·基德曼一些消息。
“米拉麥克斯影業換了老板,韋恩斯坦兄弟從現在開始為其他們的老板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