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縣令與青陽鎮(zhèn)長帶著浩浩蕩蕩的一群人不多時便到了薛家店鋪一品鮮的門口。
如今的一品鮮比以往更加火熱,不少人為了能吃一口一品鮮的肉,喝一口一品鮮的湯,不惜走上幾十里的路,特意來一趟,吃飽喝足后,再打包一些帶走。
現(xiàn)如今,薛家的一品鮮,可謂是遠(yuǎn)近聞名了,每天的生意好的不得了,往往都是上午開張,沒到晚上所有的佳肴湯水就一一賣光。
兒子出息了,生意也越來越紅火,薛母心情越來越好,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多了,只是有一件事讓她有些犯愁。
薛母捅了一下一旁的薛父道,“孩他爹,現(xiàn)在阿呆也不算小了,也是時候定親了,你有什么想法沒?”
薛父樂呵呵地看著鋪子,有一句沒一句的道,“啥子定親,阿呆才多大,不急,不急。”
薛母嗔怒道,“什么不急,我可是聽說了,青牛村老李家的娃,比咱家阿呆還小呢,前段日子就定親了,等來年一成年,便要成親了。”
“我說孩他爹,這件事你能不能上上心?”
薛父仍是笑呵呵道,“誒呀,急啥子嘛,我兒子這么有出息,還怕找不到媳婦么?”
薛母瞪了一眼薛父,隨后道,“孩他爹,你覺得老王家那個姑娘怎么樣?”
“哪個老王?”
“就是隔街賣咸魚的那個老王,他家的那個姑娘我見過,長得雖然不怎么水靈,但憨厚老實,看著挺顧家的,若是嫁給阿呆,應(yīng)該能跟阿呆好好過日子,婚后應(yīng)該也不會跟咱們鬧不愉快,唯一可惜的是,屁股小了點,怕是不好生養(yǎng),孩他爹,你覺得怎么樣?”
“行,我看這也挺好,人老實巴交的,挺好。”
得到了肯定的恢復(fù),薛母的眉頭舒展了一下,但隨后又皺了起來,過了一會,薛母又道,“其實我心里還有一個選擇,就是李居士家的那個李婉兒,我看得出來,那個丫頭喜歡咱家阿呆,而且很喜歡,關(guān)鍵是我特意觀察過,李家的丫頭屁股夠大,若是能嫁給阿呆,將來肯定能給咱們生個幾個又白又胖的大胖孫子。”
“原本呢李家咱們家是高攀不起的,但現(xiàn)在不同了,咱家的阿呆多出息,考中了羽士第一,成為居士也是板上釘釘?shù)氖拢F(xiàn)在倒是不怕配不上了,只是李家那丫頭的性格太飛揚跋扈,若是將來娶到家里,那還不得鬧翻天啊。”
“我這想了好幾天,也拿捏不定,孩他爹你說選哪個好,是讓咱家阿呆娶老實巴交的老王家的姑娘好,還是娶屁股大的李家丫頭好?”
薛父是左耳聽右耳冒,隨意應(yīng)付了一句,“都行,都行。”
“什么叫都行?”薛母聞言頓時氣不打一處來,剛想教訓(xùn)薛父一下,忽然瞥見大街上鎮(zhèn)長大人帶著一群官差走了過來,方向正是朝著她家的一品鮮,轉(zhuǎn)眼便到了門口,鎮(zhèn)長忙與薛母道,“薛二嫂,最近生意還是不錯啊。”
薛母連忙走了出來,含笑道,“鎮(zhèn)長大人,什么薛二嫂,民婦哪里敢當(dāng),今天這是什么風(fēng),把您給吹來了,還帶了這么多人?”
薛母瞧著青陽縣長身后一名名差役,心里敲起了鼓,這么大的陣仗,也不知道是發(fā)生了什么事。
青陽鎮(zhèn)長微微含笑道,“具體什么事,弟也不是很清楚,弟只負(fù)責(zé)將縣令帶到這里。”
說著青陽鎮(zhèn)長讓出身子,薛母看去,便見眼前是一名五十歲上下的老者,雖年過半百,鬢角也有了白發(fā),但那一雙眼睛卻十分明亮,一看就知道不是普通人。
青陽鎮(zhèn)長介紹道,“這位便是咱們青山縣的父母官孫縣令孫大人,咱們青山百姓能豐衣足食,二嫂鋪子能這么火熱,賴咱們的父母官。”
薛母聞言連忙躬身行禮道,“民婦見過縣令大人,不知大人駕到,民婦有失遠(yuǎn)迎,還望大人莫要見怪。”禮節(jié)周到,無可挑剔。
此時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