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非并沒有預料到,短短幾天時間,他就成為鹿城中學高二學生關注和討論的焦點人物。
在這個沒有智能手機和社交軟件的時代,高中生們只能用口相傳最新的信息和八卦,而這其中最頻繁被提起的一句話就是
“洛非是誰?”
想比起人盡皆知的鹿城中學之花宋宜梵,洛非在中學階段實在是太沒有存在感了。
不奇怪,前世的洛非,在學習上并不出色,在平時也不愛出風頭,再加上遭遇了家庭變故,高中時期幾乎是渾渾噩噩地度過。
除了語文老師和歷史老師外,洛非這名字能夠在他人口中出現的幾率微乎其微,就連他那個跳脫活躍的死黨凱文,在高中階段的名氣都大過洛非。
正是因為這種背景的存在,洛非如流星般出現在平靜的高中生活時,所有知道和不知道他的人才會感到驚訝。
而洛非天馬行空般的表現,以及他與宋宜梵之間充滿戲劇性的互動,更加令人對其產生好奇。
因為這個故事里的另一個角色,是鹿城高中公認最優秀也最美麗的女生,而故事的正主角洛非,卻是一個平素藉藉無名的普通男生。
這些因素,都讓這個原本反差就很大的兩人增添了一層神秘的、充滿戲劇性的色彩。
只不過,眾人在經歷了初期的震驚,并且摸清了洛非的條件與底細后,大家的關注點已經從“洛非是誰”轉移開了,新出現的關注點是
“他是怎么做到的?”
這一切,高二(1)班的男生原本最有發言權,因為他們大多數親眼目睹了洛非接近宋宜梵,并且坐到她身邊與之交談的流程。
但讓他們百思不解的是,洛非就這樣平平無奇的行為舉動,為什么能夠打開宋宜梵一向冰冷的外殼,讓平時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宋宜梵接受洛非。
而且還不僅僅是一次,后面接連的幾次也都如此成功。
難道洛非就靠這點伎倆嗎?快班的男生們不敢相信,也拒絕相信。
以他們高出慢班差生不只一籌的智商來推斷,洛非肯定對宋宜梵使用了什么招式,否則,他不可能得到宋宜梵的另眼相待。
一定是這樣的。
這些快班男生做事情前都會深思熟慮,所以他們把更多的時間花在研究分析洛非的行為上。
而洛非也很配合,依舊按照他的步伐節奏,每天晚上找宋宜梵一次,每一次只問她一道數學題,每一次都坐到了宋宜梵的身邊,每一次都得到宋宜梵的默認或者許可。
雖然在宋宜梵看來,這并不算什么,但對于那些旁觀者而言,洛非取得的突破讓他們既羨慕、又嫉妒。
但他們怎么研究也研究不明白,洛非看上去沒有什么特別的舉動啊,他就是那么平平淡淡、不卑不亢地走到宋宜梵身邊,用平平常常、不咸不淡的語氣與她對話,這樣就能夠獲得接近宋宜梵的機會。
這是為什么呢?
快班男生不明白,宋宜梵自己可能也不大明白,只有洛非才明白。
包括初次出現在宋宜梵面前,以及之后每一次與宋宜梵的接觸,都是為了樹立洛非在宋宜梵眼中的價值定位。
像宋宜梵這種本身極其優秀,從小就備受寵愛和異性追捧的女孩,她最不需要的就是異性毫無原則的追求與討好,她最不能接受的就是異性居高臨下的優越感與目的性太強的靠近。
因為這些伎倆,在宋宜梵過去的人生中,見到的不要太多、太多,足以讓她在內心建立抵觸甚至反感的應激機制。
而對于宋宜梵而言,最為難得和罕見的,卻是一個以平等而又平和姿態視角對待她的異性,這種不卑微、不討好、不俯視、不索取的異性,在宋宜梵的身邊太少見了,以至于洛非在她面前出現沒多久,就獲得了宋宜梵的認可,把他放入自己獨特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