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宗走了好大一會兒,秦漢承還在唉聲嘆氣:“你怎么答應將糧行讓出去呢?我覺得太心疼了!”
秦笛淡淡地道:“我們儲備的糧食,原本就是做慈善,交給國家也沒什么。而且我先前說得明白,以市價轉賣糧食!不等于將糧行交出去!你以為,中央政府能拿出多少錢?”
秦漢承一聽,頓時來了精神:“原來是倒賣糧食啊?我們進口的價格很低,別說原價賣出,六折還能賺錢呢。”
秦笛道:“國外的糧價,也不會一直便宜。過兩年美國糧價恢復,我們要減少進口了。”
糧食屬于大宗商品,交易的規模越大越容易賺錢,美國有廣大的平原,采用大機器生產,中國人口太多,土地緊張,產糧有限,所以糧價比美國高。即便美國糧價恢復,這生意也還是可以做的。
李承宗回去見孔祥西,孔祥西召集手下官員開會,然后稟告清先生。
經過多位官員的激烈討論,最后還是放棄了對秦氏糧行和國泰藥業的兼并,畢竟青白黨政府屬于資產階級政府,如果對秦家采用斷然措施的話,勢必動搖自己的統治基礎,搞得人人自危,有害于國家穩定。
再者說政府也沒有錢,想拿下儲備糧很難,想控股國泰藥業,還得額外發行國債呢!
清先生恨不得將所有的錢都拿去擴充軍隊,哪有精力搞民生啊?
不過,他還是讓戴笠加強對秦家的滲透,不能讓秦氏糧行和國泰藥業肆無忌憚的擴張,更不能允許秦家跟大赤黨有牽連。
另外,國民政府還提高了對國泰藥業的稅收,專門收一筆“壟斷稅”!
對此,秦笛表示無所謂,不管稅務加多少,回頭提高藥價就行了。
經過這么一番折騰,秦漢承有點心灰意冷。
而秦笛則請人寫了幾篇深度報道,刊登在申報上。
“秦氏糧行,萬家生佛!”
“秦家在兩年多的時間內,進口糧食1800萬噸,不但以低價向外售糧,還給饑荒百姓贈送糧食,在各地建立數千粥棚,救活了無數的百姓。特別是在1931年江淮特大洪水,涉及湖北、安徽八個省,受災百姓5000萬人,許多人流離失所,饑餓難耐。政府沒有錢救助,只給每家發6角錢!而秦家則敞開了供糧,不但沒有提高糧價,反而將糧價壓低到六成!由此救活了不知道多少人。”
文章里這樣分析:“秦家做出的貢獻無法衡量,即便將秦氏糧倉收歸國有,也無法做得更好!因為進口糧食需要持續的資金投入,國家沒有錢投入,也就沒辦法儲備糧食,又怎么能救助災民呢?秦家將賣藥的錢都拿去買糧了,所以才能維持秦氏糧行的低價運營!
秦家并非想壟斷糧食買賣。壟斷是為了獲取高價,而秦家是在低價售糧,兩者有本質的不同……”
這篇文章一出來,立即引起極大的反響。
“沒想到是這樣!我們錯怪秦家了!”
“我就說嘛,秦家除了那個花花大少之外,其余的人都是活菩薩!”
“秦家有功于華夏百姓,應該給他們塑雕像……”
“活人塑什么雕像?這不是咒人早死嗎?”
“我聽說國外有一種蠟像……”
“照我說,政府對國泰藥業增加稅收,這樣做是不對的,秦家賺不到錢,就沒法購買更多的糧食了……”
“更關鍵的是,所有企業的稅收應該一視同仁,怎么能單獨給國泰藥業增加‘壟斷稅’呢?”
“嘁,有人眼紅了唄,想從秦家分一杯羹,可是秦氏糧行和國泰藥業的盤子太大,他們想撬也撬不動!想用力打壓,又怕投鼠忌器,萬一秦家將國內的藥廠停產了,那可怎么辦?”
“再者說,秦家有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