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此時心有疑慮,自然要早作安排了。
‘天子守國門’是祖訓,又有群臣堅決反對,就差以死相諫了,身為皇帝想走也不能走,只能退而求其次,想辦法把兒子送到金陵。
對崇禎皇帝朱由檢來說,不管這龍神是真是假,這是上天對大明的眷顧,能不能延續大明的基業,就看今日了。
把太子送到金陵,就是京師失陷,太子也能如那北宋南宋西晉東晉一般,在金陵再開朝堂,總比整個皇家被李自成或皇太極一鍋端了強吧?
想定這些,崇禎再不管百官的跪拜,沉聲道“擬旨!罪己詔!”
“疍戶一事,是帝王失察,以致驚動龍神,是為上天警示大明。”
“自即日起,復天下疍戶自由之身!計年月補給遣散銀錢,今后疍戶之責,各地自行招募,與官府差役同,有敢克扣工錢粗飯招應者,斬!”
“朕為真龍天子,不勝惶恐,今后自當改過,厚待子民!特發此罪己詔昭告天下,以示悔改!”
“再擬!”
“龍神出世,為大明之幸,龍神警示,是為天佑大明。”
“朕感天德,有心親來拜謝,祭水蓋廟永受我大明香火?!?
“然今內憂外患,內有反賊作亂,外有番族叩邊,多有紛亂困頓,國又不可一日無君,特命太子慈烺攜當朝首輔范復粹,禮部尚書林欲楫,工部尚書劉遵憲等,代朕行禮拜建廟事宜!”
“同為真龍,祈龍神永佑大明,明皇朱由檢百拜頓首!”
皇帝當殿下旨,金口玉言?。≡韭犃苏迅嫣煜碌淖锛涸t,眾臣還不及應對呢,這第二道圣旨就把太子和首輔打發出去了。
崇禎正色道“龍神事宜事關大明基業,三位愛卿,禮部,工部,司禮監,欽天監,外加河道總督衙門,你等速去準備,明日一早,朕親自送出城外為此行壯行,眾愛卿務必齊心協力,莫辜負朕的重托!”
————————————
崇禎想把太子送走,張震何嘗不想把這晴兒姑娘送走?
自己是百分之百要上史書的,萬一那史官來上一筆,‘帝年少時,流連歡場,與風塵女子茍同!’這會給后世子孫留下什么榜樣?
最關鍵的是,這晴兒姑娘只是一運河小鎮上的花魁而已,單論相貌怕是連自己兩個通房丫鬟都不如,所差的只是把兩個通房丫頭養肥了。
又不是傳說中的陳圓圓,更沒有日國動作片的狂浪,還真沒啥好留戀的。
加上這門外就是無數雙眼睛,不知多少個支起耳朵傾聽哩,就是晴兒姑娘也不好多說,雙方簡單敘過,鳳姨交了銀子,帶了鏡子就走了。
有鳳姨做榜樣,加上十來個大商很快回來,干凈利落的交了銀子,最后的甚至都沒買到鏡子,只得買個杯子充數。
這么一來,外面觀望和來的稍晚的可是腸子都要悔青了,聽到張震明言再無存貨,來年請早,那就更是沮喪了。
這來年啊,誰知道來年到什么時候?眾人怎會甘心,央求著以示誠心,務必要買一件的架勢。
張震抵不過眾商客的熱情,無奈道“我手里也只給家中悍妻留了一面小鏡,內人彪悍,這是萬萬不敢動的,大海茫茫,風浪又大,行船百般不易,動軋就是船毀人亡,這來年如何也未可知?!?
話鋒一轉,張震苦笑道“倒是我家人帶來了一些西洋造物的秘方,苦于沒有工匠,不得生產,諸位若是能幫著宣揚下,有工匠來投,必能再出奇珍,到時莫說是一件,人手十件八件也非難事!大家伙也好一起發財!”
一聽這話,眾人又有了希望,有人忙不迭的保證道“張掌柜的事就是我等的事,說幫忙那就見外了,遠的不敢說,這運河一線,但凡能停泊處,定會人盡皆知,等到東西造出來,務必請張爺給我等截留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