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如今大宋即使是進士出身,發榜之后直接成為執掌一縣的縣令,通常只有狀元、榜眼和探花才有資格,少部分進士能夠立刻被授官,但也只是縣尉、主薄之類的小官,而絕大部分進士還要跑路子,找門子,或者使勁的表現自己才能,增加自己的名望,在會在成為進士之后立刻被授官。
沒辦法,雖然進士難考,每三年才中榜三百人,可問題是大宋就那么大,官位就那么多,每三年增加三百進士,這放在國人口中自然是稀少得很,可是與有品級的官位比起來,多年下來積累的進士便是狼多肉少的局面了。
好在朝廷對進士實在太優待了,即使不當官,也會有一份不菲的俸祿,確保一家子小康生活是絕無問題的,若是稍微會經營自己身份的進士,成為富翁也是輕而易舉。
張斌果斷拒絕自己第一個提議,韓絳點了點頭,一臉贊賞,又繼續道“第二,你去京都,本相舉薦你進入朝廷中樞,成為一名小官,以你的才能在天子眼前自然是有大把上進的機會,即使沒有進士功名,只要入了天子的眼,天子開恩賜你同進士功名也并非難事?!?
所謂同進士,顧名思義,便是待遇等同進士,升官也不會受功名的局限,可問題是同等情況或者條件下,若選用升官,進士自然要比同進士優先的。
最主要的是,大宋朝自立國以來,除了開國宰相趙普之外,還從來沒有同進士能夠成為宰相的,事實上同進士在正四品以下文官升遷中不會被局限,但到了上面就不行了。
而張斌是想成為宰相,將弱宋變成強宋,然后還要讓大宋無疆的人,所以張斌略一猶豫之后,依然搖了搖頭道“相公,卑職還想聽聽第三條建議?!?
韓絳眸中贊賞之意越來越濃,道“本相的第三條建議,便是讓你不要任何官位,只要封爵和勛位,以及其他賞賜,然后備考明年的科舉,成為我大宋真正的士大夫中的一員,而有了進士功名,以你才能,將來成朝廷柱石也不是不可能?!?
張斌深吸一口氣,斬釘截鐵的說道“卑職選擇相公給的第三條建議。”
他雖然知道即使整合了他和之前張斌腦子里面的東西,要想考上進士難度依然不小,但別忘了他卻是開掛之人。
他雖然記得不是很清楚,但是卻也隱隱記得神宗在位時科舉考試題目的偏向,有針對性的刷題,再對皇帝和出題的大佬投其所好,考上進士的機會還是非常大的。
韓絳輕笑道“很好,本相沒有看錯你,這才是我輩應該選擇的路,本相這就親自給陛下寫一封奏折,陛下定會隨了你的意思,而且陛下肯定會召見你。你如今只是種諤身邊的幕僚官,不需要等朝廷離職文書,本相再特批你赴京文書,你今日就可以收拾東西,明日啟程,直接前往京師?!?
張斌知道,韓絳對自己的事情考慮如此周,主要是自己剛才獻策將黑羅部變成第二個折氏的緣故,要知道自己的獻策環環相扣,以韓絳的經驗和心智,一聽就知道可行性極高。
而這事若成了,對韓絳好處太大,首先可以回到朝廷中樞,其次有了這個濃墨重彩的功勞,將來爭主相之位的成算又高了幾分。
當然,韓絳也并非只是投桃報李,從韓絳的眼神中也能看出,對方很看重張斌的才能,而如今大宋黨爭派系斗爭異常激烈,韓絳同樣需要羽翼幫手。
顯然韓絳有想將他拉入其派系之中的意思,張斌這個時候若是來一句‘以后唯韓相公馬首是瞻’之類的話,便算是入伙了,而韓絳所在韓氏在大宋根深蒂固,韓氏一黨對如今的張斌來說也是一棵參天大樹,大樹之下好乘涼,可以想見他后面定然會飛黃騰達。
但對這段宋史比較了解的張斌卻知道,韓黨絕非他入伙的最佳選擇,而且他也非常討厭黨爭,更何況他老子所主張的關學雖然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