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朝二十年,七月末。
南州,夏國與陵國相斗三月有余。
夏國三路大軍夾擊陵國臨川郡。陵國連失臨川、邵武二城。
唯有明溪城,由于距廬陵郡不遠。為陵國大都督褚昭琦及時領兵所救。
陵國大都督褚昭琦領四萬援軍,與明溪城中的近萬守軍,欲夾擊夏國驃騎將軍牧戈所剩的兩萬余步騎。
夏國驃騎將軍牧戈見此,索性以步卒為餌,用騎兵迂回其后,反襲了陵國大都督褚昭琦后軍,燒毀糧草輜重近半。
陵國大都督褚昭琦與明溪守軍合兵一處,駐守明溪城。夏國驃騎將軍牧戈麾下步卒盡亡,如今只率萬余騎兵,于明溪城外四處劫掠。
大都督褚昭琦不得已,領輕騎、重騎合計二萬出城。與驃騎將軍牧戈游斗于陵國明溪與夏國三明交界之處。
另一邊廂,陵國大將軍林鴻領軍六萬,北上南城。與南豐、黎川三城互為犄角。
此三城地處臨川郡之心腹。西北可御臨川來犯,東北可擋邵武之兵。西南可援廣昌,以衛廬陵。東南可與泰寧、明溪縱橫一線。
南城、南豐、黎川三城之間有一湖,名醉仙湖,方圓八百里。水路縱橫,湖島千余。丹霞峰林,樹木蔥郁。
相傳荒朝坤國大都督,‘四絕’李顛,曾于此湖中操練水軍。李顛時常提酒睡臥湖中,一襲白袍醉似仙形。是故,醉仙湖因此得名。
為后人譽為千古第一詩詞集的《李顛集》中,曾收錄有一首李顛于此地所作的《鷓鴣天·萬頃碧波為衾枕》。詞中有記道
“
萬頃碧波為衾枕,一醉臥倒此湖間。千島塢中犀甲整,鱗次櫛比艦連天。
飛猿嶠,落峭巖。丹霞峰林不知年。漫道無欲可登仙,酒來天公也放顛。
”
今時醉仙湖中雖無昔日千島千塢,舟艦連天之景。卻也有陵國船塢半百,其內樓船、門艦數十,艨艟、走舸過百。更有陵國水軍四萬,日夜于此操練。
陵國大將軍林鴻尤善水戰、步戰。如今領軍六萬入駐南城。加上這醉仙湖中四萬水軍,以及南豐、黎川兩城駐軍。
此三城一湖,合計精兵一十三萬,可攻可守,扼襟控咽。縱是夏國三面來圍,亦可分而拒之。且八百里水路縱橫的醉仙湖中,那枕戈坐甲,船舸待發的四萬陵國水軍更如寒匕鋒刃,暗藏殺機。
陵國若能與夏國相峙于此。以嚴待懈,以守待攻。臨川誰屬,猶未可知。
陵國大將軍林鴻亦是知兵之人,便是要如此行事。保三城一湖之地,據險而守。
夏國見此,兵出四路。
臨川城,夏國鎮北將軍南書瑾。分出水勇八千,往東打金溪,自領萬余水軍自撫河下南城。
邵武城,夏國車騎將軍繆青,分兵兩路。步騎一萬北上打光澤,親率一萬步騎往黎川。
陵國,南城。
城中校場,中軍大帳。
大將軍林鴻頂盔摜甲立于帳中,凝視輿圖。微微沉吟道
“夏軍今次兵分四路,繆青攻黎川為虛,取光澤為實。南書瑾打南城為虛,占金溪為實。
東西兩路,匯兵資溪。意在臨川、資溪、金溪、光澤、邵武,五城連橫,斷臨川以北……”
林鴻偏首于身側一旁,落后半步而立的男子,笑言問道
“林鴉,你怎么看?”
旦見此人,七尺余高,三十上下。鐵冠束發,一身甲胄。身形不似林鴻高大魁梧,卻是精悍矯健。兩頰消瘦,不茍言笑。鹿皮罩目,遮住一目。
精貫白日,林家一鴉。
林鴉,大將軍林鴻的家將。林鴉原名林季,廬陵林縣佃農之子。七歲入廬陵望族林氏族中為仆,賜名林鴉。
林鴉聰慧伶俐,八歲感氣。為林氏一門看好,用心栽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