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覺得虎大威這人還算不錯,沒官架子,也是個直爽的人,有話說話,有肉吃肉。
虎大威是蒙古人,降了大明,算得上一員驍勇善戰的猛將。
歷史上,這貨經常被那些窩囊文官調來調去,四處剿匪,軍功有一些,但身為偏將碰到過不少豬領導和狗隊友,還被楊德政、賀人龍和左良玉坑過。
最讓人們熟記的,就是崇禎十一年清軍入關劫掠時,虎大威率軍隨盧象升在巨鹿的那一戰。
盧象升先是和監軍高起潛分兵,高起潛統關寧軍,盧象升統天雄軍和山西、宣、大三鎮兵,及山西大同兩撫標營兵,共兩萬五千兵馬。
后陳新甲謊報軍情,稱清軍已過龍泉關入山西,大同巡撫桂和山西巡撫宋賢急忙帶兩省五千撫標營入山西,陳新甲又調王樸八千兵回援宣大。
事實上,崇禎十一年入關的清軍,并沒有踏入山西一步。
至此,盧象升僅剩一萬二千兵馬,且處處受制,軍糧斷絕,過清苑縣和真定城討糧卻一顆不得,向高起潛乞援也不得,最終又疲又餓之下,在巨鹿賈莊被清兵包圍。
高起潛擁兵不救,盧象升孤軍奮戰,見事不可為便率軍突圍,隨虎大威突出重圍后,令虎大威等人率軍先走,自己又率親隨翻身殺向清軍,一心赴死。
盧象升死后,遺體八十天才得以下葬,虎大威其心難安,上書請罪,崇禎不許,命他繼續帶兵剿匪。
崇禎十五年,李洪基圍攻開封,虎大威隨楊文岳趕去援救,交戰之際被火炮擊中而亡。
而楊國柱則早在崇禎十四年的松錦之戰中,先是率軍大破清軍乳峰山,殺得清軍節節敗退,后接洪承疇軍令攻打西石門時深陷清軍重圍,面對清軍高官厚祿勸降而不屈,血戰至死,步上了盧公后塵。
對于這些戰死沙場的將領,秦川心底只有欽佩,包括曹文詔、曹變蛟、孫傳庭、周遇吉等。
如今,盧象升孫傳庭都還沒死,虎大威楊國柱沒死,曹文詔曹變蛟周遇吉也還沒死,就不知,自己這對蝴蝶翅膀能不能救他們的命。
這些人可都是猛人,收下來當小弟多好。
虎大威那張粗獷的大臉就很像土匪,比較適合做山賊,楊國柱曹變蛟這種深陷清軍重圍而不降的,跟九箕山老匪的氣質也很般配。
尤其周遇吉這種一聽說建奴帶著搶來的錢糧女人準備返程,就率兵把建奴殺了個落花流水,憑幾千人就敢在代州和寧武關讓李洪基吃大虧的好漢,秦川是最喜歡的。
話說,再過幾年周遇吉就會來晉豫剿匪了吧,到時候可以約他一起,先搶李洪基和張秉忠,再搶他娘的建奴。
至于虎大威……秦川現在得先跟對方討價還價。
虎大威是個粗人,酒足肉飽后,就開口要東西了。
兩百三十匹戰馬,十八副棉甲,二十張角弓,箭支三十壺,長短兵器和包鐵木盾共兩百,東西全部得由他自己挑選。
秦川據理力爭,說只能給他之前說好的五百匹戰馬的四成,也就是兩百匹戰馬,棉甲也只能給十二副。
但虎大威寸步不讓,說孟家莊里里外外那尸體遍地的戰場上,還有幾百件戰利品,這些東西他都沒跟秦川搶,叫秦川莫要貪得無厭,說道最后還拿官位來壓。
秦川當然不吃這一套,雙方爭得臉紅脖子粗,搞得門樓下正在剔牙縫兩邊人馬紛紛抄起家伙準備火拼,還以為那兩位要翻臉了。
爭到最后,雙方各讓一步,數量還是按虎大威說的,但不得挑選。
雙方談好后便立馬下樓去挑東西,兩邊的人這才松了一口氣。
棉甲、角弓箭支和長短兵器倒還好,反正都堆在那,從面上拿出來數夠數就行了,雙方都不得挑選。
但馬匹就不好辦了,孟家莊的牲口院圈著秦川從巴山虎那搶來的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