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關帝軍很少打這種正面以多打少的仗,正好可以練練兵。
“下馬,列虎籠陣。”
秦川一聲令下,一千五百關帝軍便紛紛動了起來。
李頂梁和劉有柱的兩營兵馬駐守靜樂和嵐縣的時候,每天都在操練,各種陣法、防御、突襲、追擊等等。
虎籠陣是秦川和幾個部下在講武堂根據關帝軍的特點,結合火器的應用而創的一種陣法。
特點是集中火力打擊敵人的中軍,以一支騎兵從中間突破,鑿穿敵陣,簡單粗暴。
這次出征因為路途比較好走,所以,秦川除了帶二十門虎蹲炮之外,還帶了六門裝有炮車的小弗朗機炮。
如今,那六門佛朗機和十六門虎蹲炮全被安置在中路,后面藏有五百牽著馬的無當營騎兵,由劉有柱率領,隨時準備從中間突破,發起致命一擊。
火炮兩側有兩百刀盾做掩護,接著是兩百火槍手,最外側則是兩百刀盾和兩百槍矛,還有四門等著打對方騎兵的虎蹲炮。
包括火槍兵和炮兵在內,所有人都配有三根短標槍,束在后背,敵軍接近時投射三輪再短兵接敵。
秦川在后陣指揮,由一百紅衣侍從護衛,最后還有十來個兵看管馬匹。
趙武和廖三槍則率領的數十名夜不收,持弓箭標槍在外圍游走,等著收拾逃散的敵軍,尤其盯著對方的魁首。
陣型擺好之后,秦川一聲令下,一千五百關帝軍便維持著陣型,緩緩朝流寇大軍逼去。
對面的拓養坤和張胖子等人,一直緊盯著他的陣型。
眼見他陣型兩肋排出的火槍手之后,拓養坤不由笑了。
“哼!這姓秦的不過徒有虛名罷了,兩肋的鳥銃手竟然只站了兩排,后面還沒有刀盾或槍矛掩護,就那半天才能放一槍的鳥銃,頂毛事,這么薄的陣型,放數百精銳就能破掉了。”
“諸位,咱們各家湊六百老營出來,藏在刀盾手后面,接戰之際再突出去,從兩肋破掉姓秦的吧。”
“好。”
張胖子第一個響應。
王光恩等其余幾家流寇頭子也紛紛同意,很快便湊出六百老營,藏在兩肋的刀盾手后面。
“殺。”
拓養坤一聲令下,流寇大軍便亂糟糟地朝關帝軍行去。
秦川放下望遠鏡,笑了笑,道:“去告訴李頂梁,讓他注意肋部的火槍手,對方兩肋的刀盾手后面藏有精銳,應該是想從兩肋突進來。”
“是。”
秦川又舉起望遠鏡,繼續觀察敵軍的狀況。
虎籠陣看似火槍手的部位最薄弱,對秦川的火器不甚了解的人,恐怕會以為他的燧發槍和鳥銃一樣,都是裝填慢吞吞的,半天打不了一發,所以主攻這兩處。
拓養坤和張胖子等人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實際上,秦川的燧發槍用上了定裝紙包彈藥,還奢侈地用浸過油的羊皮片墊住鉛彈,經過幾個月訓練,這些火槍手已經能在對敵之際達到一分鐘兩發的射速,比鳥銃快了一倍,有效射程也遠了二三十步。
夠拓養坤和張胖子喝一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