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七年三月初十,清明節(jié)。
所謂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在今年是不存在的。
今年無雨。
從去年七月底到如今,一滴雨也沒下過。
大旱注定大饑,注定人相食,注定餓殍遍野。
清晨,秦川率領文武百官,數(shù)千關帝軍,還有上萬百姓,大魚頭所在的那座墳山,祭拜葬在山上所有戰(zhàn)死的亡魂。
秦川把這座山更名為泉臺山,從他入主婁煩至今,經歷大大小小數(shù)十戰(zhàn),這座山上已經埋葬了上千舊部。
其中最大的那十來座墳堆,是隨他從九箕山殺出來的那些老兄弟。
那座頭大屁股小的墳堆,是差點被范三撥鞭尸的大魚頭的墓。
秦川已經把設計圖畫好了,等施工隊有空,就在這座泉臺山上建一個英烈園,把周圍和上邊的墓修氣派點,種上花草,祭臺用青石鋪就,這是他未來皇朝的第一個英烈園。
祭拜過英烈,秦川徑直返回黑山堡,然后召集部下,在黑山堡的城樓議事。
等部下都到齊,秦川清了清嗓子,道:“諸位,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都要打仗,可能會持續(xù)幾個月,也可能會持續(xù)幾年。”
說著,秦川朝坐下下面的趙武點頭示意,道:“趙武,你來說說最近各方的動向吧。”
“是。”
趙武干凈利落地站了起來,并走到一面黑板前面,拿起一支粉筆,開始畫了起來。
黑板是秦川讓人把木板磨光滑,然后用墨水染黑的,是石灰粉和石膏粉混合制成的。
趙武干十幾大不收了,畫圖很有一手,僅憑印象就把呂梁山周圍的地圖粗略畫了出來。
“大人,諸位,據(jù)日前傳回的消息,宣大兩鎮(zhèn)的官兵正在四處調集糧草,登萊和順天府各有一支明軍入了山西境,正朝太原方向而來,原本駐守太岳山一帶的山西總兵張應昌部,也正往永寧州移動,鎮(zhèn)西衛(wèi)指揮使薛東亭也在調兵遣將。”
“就在半個月之前,新任五省總督陳奇瑜曾到過太原,陳奇瑜離開之后,新任山西巡撫戴君恩就在太原、汾陽和永寧州一帶調集糧草。”
“由此可推斷,明軍會從四面夾擊呂梁山腹地,東邊太原方向有登萊兵和順天府南兵,兵力六千,西南永寧州方向有山西總兵張應昌部,兵力三千,不排除陳奇瑜給他增兵,西北岢嵐州方向有薛東亭部,兵力未知,北邊有宣大官兵,兵力未知,但絕不少于兩萬,甚至三五萬都有可能。”
聽到這番話,在場的王繼宗、文成和陳詹等文官的臉色變得凝重了起來。
趙武頓了頓,然后在地圖的最北邊畫了一個大圈,接著道:“除此之外,宣大邊外歸附建奴的土默特部、科爾沁等蒙古諸部進來也有不小動靜,似乎也在調集部眾,調集糧草。”
話音落下,包括羅大牛等武將,在場的人都嗡嗡議論起來。
等眾人議論片刻,秦川清了清嗓子,道:“和我前些日子猜測的一樣,建奴要入關了。”
“這次,他們會從宣大一帶入關,寇略山西中部和河北西北部,至于時間……也就是五六月份之間。”
聽到這,羅大牛忽然站起身說道:“大當家的,要不咱們主動出擊,先揍東邊的登萊兵和南兵,再揍西南邊的張應昌,收拾了這兩路,再應付宣大和岢嵐州官兵也不遲,等建奴入關,咱們再趁官兵應接不暇,殺上宣大,把官兵和建奴一塊收拾了。”
“嗯,路數(shù)是對的,但,咱們不不急著北上宣大。”
秦川說著,起身走到黑板前面,拿起粉筆,在地圖上畫了一個圈。
這個圈,南北從嵐縣到偏頭關,東西從興縣到內長城的神池口。
“明昭,你今天就擬幾封信,分別送往陽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