岢嵐城。
薛東亭沒死,石得開也沒死,還有州衙和縣衙的大小官員,全都僥幸活了下來。
但這只是暫時的而已,因為羅大牛和劉有柱還沒空理會他們,只把他們統統關了起來。
關帝軍攻占岢嵐城之后,花了兩天時間來查抄城內大戶、粗略甄別俘虜,幾乎所有大戶都被抄了家,共查抄出一萬三千多石糧食,七萬多兩白銀。
其中有幾戶世代為官為將的士族,還有一戶還出了個正三品的右副都御使,也一樣被抄了,好些個拼命反抗的族人統統砍了腦袋。
城里的降兵并不多,只有四百來個,各家大戶的護院鄉勇則有七百多。
這些降兵和護院鄉勇經過粗略甄別之后,作惡多端的斬,還愿意當兵的則被羅大牛和劉有柱就地整編,臨時聽用。
等西北攻略結束之后,這些降兵還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把軍紀散渙、痞氣、懶散、麻木等明軍大多都有的缺點都抹去之后,才能正式編入關帝軍。
不愿繼續當兵的,就地等待安置,介時會給他們分田地租種。
破城第三天,關帝軍便兵分兩路離開岢嵐城,其中,羅大牛率領一千五百先登營、兩百預備役和兩百降兵,持薛東亭的印信北上,先是詐開五寨堡的城門,奪取五寨堡,只休整一日后又繼續北上,派兩百降兵進入三岔城,里應外合攻占三岔城。
然后,羅大牛會繼續北上,取樓溝堡、永興堡,進逼偏頭關。
劉有柱則率領一千五百無當營、兩百預備役和兩百降兵,持石得開印信往西北方向開進,與馮一龍在保德城下會師,炮轟保德城三天后,城內守將主動開門納降。
休整兩日之后,兩人繼續沿黃河北上,包圍河曲城。
這座黃河邊上的軍鎮重地、晉陜和蒙古商貿的重要港口,從崇禎四年起就飽經戰亂,先后被流寇攻占過兩次,城墻早已破敗不堪,城內百姓寥寥無幾,臨河一面的許多墩臺早已被流寇夷為平地。
劉有柱和馮一龍仔細商量過后,決定用水攻。
關帝軍對水攻一竅不通,但河曲周圍有不少商船和漁家,船工、漁夫等并不少。
劉有柱和馮一龍臨時征招了所有能找得到的船只和船工,把數十門火炮架在船頭,從黃河河面上進逼河曲,對著河曲沿岸的官兵一頓炮轟,轟跑了官兵,然后靠岸,登陸,河曲到手。
接下來,劉有柱和馮一龍會再次北上,先取楊兔堡,再和羅大牛會師偏頭關,攻取這座山西西北部戰略地位最重要的關城。
這三路兵馬北上的同時,施工隊也兵分兩路,一路運著鋼筋水泥抵達保德城,在當地征招民夫,淘沙選石,修復保德城,并在城池四周建四座護城炮樓,加強城池的防守能力。
這一路施工隊還分出部分工匠和民夫,將鋼筋水泥運抵河曲城,開始重建這座軍鎮,并修建港口。
未來,這座城池會是蒙古商道的重要中轉站。
另一路施工隊則往東北方向挺進,準備改建內長城一帶的軍堡。
秦川沒殺姜瓖和溫不游等人,而是派人給他們的家人送信,讓他們拿糧食來贖人。
其中,姜瓖一千石糧食,溫不游五百石。
姜瓖生于將門世家,山西延川縣人,姜家世代為將,他還有兩個兄弟也身居總兵和參將,這種將門世家是絕不會缺錢糧的。
溫不游雖然不是出身將門世家,但也是山西當地的豪強子弟,家中同樣不缺錢糧。
攻占寧武關的當天,秦川便派剛投效的秦博揚、趙立山等人,率領五百士兵,詐開北邊二十五里的陽方口堡。
這座軍堡是內長城的要沖關隘,也是寧武關和雁門關北邊屏障,南北重要門戶。
軍堡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