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多月來的四處征戰,共得了一萬四千多明軍降卒,不久前又剛招募了一萬五千新兵,這些降卒和新兵得抓緊時間訓練,明年開春就要拉上戰場了。
在秦川的授意下,軍務司特意讓教官留意降卒中的,并一一挑出來,來個徹徹底底的大篩選。
這些就是一顆顆不定時炸彈,哪怕他們現在表現得很聽話,可難保他們以后不會敗壞軍紀。
因為秦川相信,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而且,兵力多了就不好管理,所以寧愿清出去,也不愿意冒險留著。
除了普通士兵之外,明軍的部分降將也會遭到清理,凡是曾經貪墨軍糧、吃空餉甚至劫掠百姓的將領,不論職位大小,都會受到重點關照,情節嚴重的基本上沒有領兵的機會了,情節輕的則留著考察,若心性不改,再慢慢邊緣化。
當然,大棒之下必有甜棗,對于那些品行過得去的將領,秦川一律給予晉升,譬如曹珪,就升為了參將。
為此,秦川對軍隊體系做了一些改動,把原來各營的營官改成總兵,在總兵和參將之間,設副總兵。
而且,他還新設了兩個營,一個叫神策營,由虎大威任統領,一個叫橫沖營,為第二支騎兵營,由曹變蛟統領。
至此,秦川麾下共有十個營。
先登營、陷陣營、無當營、十方營這四個營為為麾下精銳,分別由羅大牛、李頂梁、劉有柱、羅八統領。
馮山營由馮一龍統領,虎豹營為廖三槍,龍武營為任亮,虎衛營為山貓兒,共十個總兵。
那些降卒和新兵肯定要篩除一部分人,秦川估計,等他們訓練完畢之后,總人數最終還剩兩萬五到兩萬七之間。
加上兩萬五千老兵,關帝軍的總兵力達到五萬以上,很可能最終會有五萬二千人。
除了那十個營的兵力之外,秦川還抽調了部分精銳,將紅衣侍從的兵力直接擴充到兩千人。
如此一來,紅衣侍從的性質就由親衛變成了標兵營,清一色騎兵,仍著紅甲披紅衣。
原來那一百親衛,有一部分調往各營領兵,一部分仍留在秦川身邊,秦川又抽調了數十精銳,重組一百親衛。
這一百親衛和兩千紅衣侍從,由他親自訓練。
基礎訓練和其他各營相差無幾,都是操練隊列、行軍、布陣、標槍,不斷重復砍、刺、擋等基礎動作,還有沖鋒、突襲、騷擾等騎兵戰術。
但紅衣侍從的訓練量比其他各營更大,雖然是騎兵,可每天仍要堅持負重跑,廝殺訓練也比各營更殘酷,木刀木槍招招到肉,練得這些兵每天傷痕累累,疲憊不堪。
當然,紅衣侍從的待遇也比其他各營更好,普通士兵的月餉就有二兩銀子,每天三頓不僅管飽,還有兩頓肉可吃。
而且人人雙層甲,一件鐵甲一件棉甲,盾牌、標槍、長刀、等其他裝備一應俱全。
操練軍隊需要大量時間,于是,本想回來休息的秦川又忙碌了起來。
幸好內政方面有王繼宗和文成,除了大事需要秦川拍板之外,其余的都不勞他費神。
但秦川訓練之余,仍經常往炮廠和槍廠跑。
陳詹正在試造要塞炮,這種新設計的重炮樣式和天威將軍炮相似,但體型比天威將軍炮大一圈,設計重量四千斤左右,有效射程達五里以上。
顧名思義,要塞炮就是安置在要塞上的重炮,不考慮野戰,所以不用追求輕便,重一點也無所謂,只要威力夠強就行了。愛我電子書
陳詹曾跟隨孫元化在登州造過紅夷大炮,有造重炮的經驗,可造這門要塞炮的時候仍一連失敗了三次。
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澆鑄時難以避免產生氣泡,二是要塞炮體型太大,太重,退火操作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