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流寇來說,秦川是禍,但亦是福。
禍?zhǔn)菑埍以趦?nèi)的許多流寇頭子都在秦川手下吃過虧,還是大虧。
福則是秦川這廝跟朝廷干起來了。
原本在陜西和山西一帶圍剿流寇的明軍,大多都去攻打他了,以至于竄到河南、湖廣和四川的流寇得以喘了好大一口氣。
其中,曾被秦川打成孤家寡人的張秉忠又聚起萬余人馬,在湖廣、陜西及四川三省交界處反復(fù)橫跳。
闖王高迎祥和闖將李洪基更是聚起兩萬多人,在河南和湖廣交界處四處劫掠。
再加上其他地方作亂的流寇,搞得五省總督陳奇瑜是焦頭爛額,束手無策。
能構(gòu)陷的官員和鄉(xiāng)紳,已經(jīng)全被陳奇瑜構(gòu)陷過了,那些人是斬的斬,充軍的充軍,屬實替陳奇瑜擔(dān)了不少罪責(zé)。
否則,收受流寇的錢財、車廂峽放數(shù)萬流寇歸山這個罪名,足夠陳奇瑜砍十個腦袋了。
如今,陳奇瑜找不到能構(gòu)陷,能替他擔(dān)責(zé)的人了。
崇禎八年四月,朱由檢才終于明白自己像只猴子一樣被陳奇瑜玩弄于股掌之間,一怒之下命錦衣衛(wèi)將陳奇瑜逮拿入獄。
幸得陳奇瑜在朝時極力交好溫體仁,且兵部尚書張鳳翼與他結(jié)為親家,有崇禎寵上天的溫體仁和張鳳翼帶動百官求情,陳奇瑜這才免除一死,僅處以革職戍邊。
車廂峽這起縱寇、溺職、欺君、足以改變歷史走向的大事,就這么兒戲般輕飄飄地過了。
崇禎八年五月初九,張宗衡兵敗軍渡的急報傳到了古交。
盧象升沒有驚愕,也沒有發(fā)怒,只平靜地下達(dá)了撤退的命令。
他知道秦川回來了。
古交打不進(jìn)去。
就算不惜一切代價攻下古交堡也毫無意義,因為古交后面還有一座爐峪口堡,爐峪口后面還有一座黑山堡。
將其稱之為黑山城更為合適。
撤兵途中,關(guān)帝軍并沒有追擊,于是盧象升只帶數(shù)十騎離開大軍,在太原以西及交城以西一帶勘察地形。
他要仿照秦川,在地形險要之處建軍堡。
婁煩是打不進(jìn)去了,至少兩三年之內(nèi)奈何不了秦川。
既然攻不得,那就只有守。
要守住要沖,將秦川堵在呂梁山以西,不讓他入汾河盆地劫掠。
同時,他會上疏朝廷,建議皇上招撫秦川。
既不能為敵,不如招之為我所用。
與東奴相比,秦川雖狼子野心,為朝廷心腹大患,但他善待百姓,普濟蒼生。
而東奴則屢屢入關(guān)殘殺百姓,所過之處生靈涂炭人神共憤。
若朝廷能招撫秦川,兩廂聯(lián)手之下必能斬滅東奴剿平流寇,還華夏大地朗朗乾坤清平盛世。
至于招撫秦川的代價……所謂非常時期非常手段,只要秦川能挽大明朝之將傾,封異姓王又有何不可?
昔日成祖北逐韃靼,不也封了一個異姓王么?
雖說這有違祖制,太祖有訓(xùn)非死不封王,但今乃屬實無奈之舉,且封王并非毫無裨益。
秦川已攻取了河套,朝廷可以將河套封給他,讓他在河套阻隔韃靼南下。
甚至可以讓他攻占漠北地區(qū),驅(qū)逐韃靼。
如此一來,中原大地將不再遭受韃靼襲擾之苦。
怕就怕在秦川狼子野心不甘異姓王而圖謀江山。
這些是盧象升無法左右的,他只力所能及一心想滅東奴平流寇。
當(dāng)然,他也不會大膽到在奏疏中請皇上封秦川為王,他只會陳明利弊,建議皇上招撫。
崇禎八年五月初十,虎大威與秦川合并神木城下,開始圍攻神木。
至此,神木的所有軍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