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八年八月初八,中秋前夕,太原城以西三十里。
一支數量龐大的民夫隊伍忽然浩浩蕩蕩抵達明軍角子崖營地,然后分成兩部,一部在營地前三里處開始挖掘道路,一部則在角子崖旁的汾河河畔挖掘城基。
而駐守角子崖的明軍則將火炮推到被挖掘的道路處,借助挖出的泥土構建各種路障土墻,以提防古交堡的關帝軍忽然來襲。
隨著民夫到來的,還有陽曲城和太原城的一眾官將,新任山西巡撫鄭崇儉就在其中。
鄭崇儉到了山西之后,第一件事先是調兵遣將全面封鎖婁煩,第二件事就是發動縉紳捐錢捐糧準備建軍堡封鎖關帝軍的所有必經之路。
他初來乍到沒什么威望,但有晉王朱審烜在,一切變得簡單多了。
朱審烜在襲封晉王的時候就已承諾捐出五千兩白銀,寧化王朱敏濟也跟著捐三千兩,封地同在太原城的靖安王朱敏沒、河中王朱敏洟、河東王朱求杚等諸多宗親也紛紛解囊捐資,晉王宴請滿城官紳時,這朱審烜和朱敏濟又一番慷慨激昂滿腔悲憤地發動所有官紳捐資。
山西中南部富饒地區的官紳對秦川是又怕又恨,那廝去年勒索太原城并一路往南劫掠的景象仍歷歷在目,從山西到平陽府還沒哪個鄉紳不被他禍害過的。
若能建軍堡將那廝堵死在婁煩,便是造福一方的大功德一件。
畢竟朝廷大軍根本就擋不住他,如今秋收又快到了,若那賊子又趁著秋收跑出來搶掠的話,諸縉紳的損失可就大了。
所以,這些不論流寇來了還是建奴來了都喊窮連天的縉紳老爺們,破天荒地富裕了一次,紛紛慷慨解囊捐款捐物,小到一車磚幾石糧,大到白銀上千兩,僅太原和陽曲兩地就募了二萬多白銀和一千余石糧食,還有磚瓦車馬船筏等諸多物料。
緊接著,汾州慶城王朱求棆、永和王朱求柱,平陽府陽曲王朱敏渡、西河王朱敏淦等郡王宗親也紛紛帶頭捐資,鄭崇儉又遣人四處游說,忻州、汾州、臨汾、解州、絳州等二十多個州縣的鄉紳們紛紛出錢出工,整個山西中南部同仇敵愾抗賊情緒熱烈激昂。
有了錢,事情就好辦了。
磚石物料四處籌措很快便湊足了,民夫更是要多少有多少,一張告示引得饑民和貧民佃戶等紛涌而至,短短數天時間便在各地共募集了超過三萬民夫。
緊接著便是運輸物料,并派遣民夫先行一步前去挖掘城基,同時還要挖斷所有要道,挖出寬三丈深達一丈的深坑,以防備關帝軍突襲。
太原城以西角子崖開挖的同時,文水城以北的西冶河、汾陽以西的黃蘆嶺、南川河,陽曲和忻州以西的各處要道,也出現了大量民夫,開始挖掘城基和道路,構建各種路障拒馬等等。
朝廷打算徹底封堵婁煩,讓關帝軍出不來,他們也進不去,從此人各一方。
這種破罐子破摔的法子,只在道路險阻的山區能用。
南邊的黃河水道沒法堵,但朝廷正在吳堡以南百余里的一處狹窄河道兩側的山崖上修筑墩臺,準備在那部署火炮,若關帝軍敢于沿著黃河乘船南下,則必然會在此處遭受密集炮擊。
西邊防線仍比較混亂,朝廷沒料到秦川竟然會連取吳堡、綏德和葭州三地,畢竟這三座城無一不是銅墻鐵壁固若金湯,卻輕易被他詐開了。
陜甘寧三邊總督梁廷棟也料不到,得知那三城在短短兩日之內便被秦川占去之后,梁廷棟大吃一驚,連忙從寧夏衛、慶陽府、平涼府抽調六千兵力防守安定和清澗兩城,以防關帝軍南下攻打延安府。
梁廷棟剛走馬上任的時候,就試著發動陜西的縉紳捐資,想沿著黃河西岸修建軍堡,但陜西縉紳都聚集在關中平原,沒人認為當時還在山西西北部的秦川會對他們構成威脅,所以沒幾個人愿意捐錢,這事最終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