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九年三月初五,一支遠征軍由大青山出發,經小黑河穿越陰山,踏上了遙遠的漠北遠征之路,前往貝加爾湖調查使團失蹤原因。
遠征軍沒有征調任何民夫,只八百兵力,由六百精銳關帝軍和一百尖哨、一百夜不收組成,精銳關帝軍擔任攻防任務,配有五十名神射手,夜不收擔任哨探和警戒任務,尖哨則主要負責滲透和調查。
擔任統軍主將的是夜不收統領趙武,副將為情報科科長老黃、先登營副總兵巴圖。
關帝軍兩大情報頭子都出動了,足見秦川對此次遠征的重視程度。
而且這支遠征軍的配備十分充足,八百精銳一人備兩匹上等戰馬,一支線膛槍兩支短銃五支標槍,棉甲和布面鐵甲各一副,腰刀、長槍、盾牌等兵甲齊全。
遠征單程超過兩千五百里路,來回五千里路,預計往返時間不少于兩個月。
為了減少輜重以增加行軍速度,秦川只給他們備了一個月的糧草,從谷物、干糧、肉干到戰馬所需的豆類和干草,裝了足足一百輛騾馬車,這還是考慮到戰馬在扎營期間可以在大草原上吃草,所以干草帶得不多的情況下。
這一百輛騾馬車一車配兩頭健壯騾子,車轱轆都裝上了軸承廠剛生產出來的軸承,每輛車還配了兩套備用軸承,車輪也全都裹上兩層駱駝皮,以此來提高載重量和行駛速度。
陰山至貝加爾湖之間的大草原一馬平原道路易行,盡管需要騾馬車運載輜重,但以關帝軍的組織紀律,日行百里應該沒啥問題。
出發之前,秦川已遣使傳信給喀爾喀的車臣汗、土謝圖汗和札薩克圖汗,說明此次遠征的緣由和目的,請他們切勿阻撓,并請他們為遠征軍提供糧草、戰馬補充及其他幫助,所提供的任何牛羊馬匹、糧食、干草等均由趙武三人開具收據,加蓋印信,憑收據到烏梁素??蓳Q取兩倍物資。
遠征軍歸途所需的糧草,就要靠喀爾喀三部提供了。
秦川特意跟趙武等人交代過,若喀爾喀三部拒絕提供的話……那就硬搶,由北搶到南,一路搶回來。
八百裝備精良的關帝軍精銳,不懼怕任何蒙古軍隊,哪怕喀爾喀三部能集結數萬大軍,要在茫茫大草原上圍剿這八百精銳可沒那么容易。
所以,安全方面應該是沒啥問題的。
遠征軍出征當天,羅八率十方營攻破了明軍建在交城以西的文裕河大營,陣斬八百明軍,俘虜四千余余。
當日,羅八留兩千兵力駐守文裕河大營并安置俘虜,自己則親率五千十方營沿著文裕河出呂梁山,入太原盆地,過文水和交城而不攻,只徑直北上與秦川匯合攻打太原城。
次日,任亮率龍武營攻陷了汾州以北的金鎖關,陣斬一千三百,俘虜兩千四百余,駐守金鎖關的山西總兵李重鎮被火炮擊中當場身亡,其余明軍則潰逃至汾州城。
和羅八一樣,任亮也只留了少量兵力駐扎金鎖關,并親率大部兵力進入太原盆地,開始佯攻汾州城,以吸引明軍諸路援兵,減輕秦川在太原的戰事壓力。
接下來的數日中,永寧州、青龍渡、吳堡等地封鎖要道的明軍紛紛潰敗,僅綏德州至安定之間的明軍一直堅守直至延安、榆林及寧夏的援兵到達。
朝廷一直在陜北屯有重兵,各地援軍到達之后,明軍的兵力達三萬之眾,是馮山營的數倍,所以馮一龍果斷撤兵,只清掃除了安定之外的其余道路,將所有營地、哨堡及在建的軍堡全部毀掉。
至此,明軍對秦川的封鎖已徹底打破。
從二月底至三月上旬,戰事持續的半個月中,秦川治內共接納了超過五萬饑民,起先這些饑民只能通過山間小道進入治內,行進速度十分緩慢,各地要道的明軍潰敗之后,便沿著大道坦途涌了進來。
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