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普伊希奇開口要購買火槍開始,秦川就懷疑使團失蹤是毛子干的了。
當普伊希奇沒有對槍支類型產生疑問,開口就長槍短槍都要的時候,秦川基本可以確定,使團失蹤一事就是毛子干的。
因為,毛子對他的火槍很了解。
歐洲早就有燧發槍了,雖然還都是作坊手工制造,但各國已在陸續列裝,俄羅斯也肯定有列裝,如果不是很了解他的火槍,沒發現他的火槍比歐洲先進的話,毛子不可能千里迢迢跑來找他購買。
燧發槍結構大同小異,精密程度取決于工匠的技藝,唯一不同的是材質。
毛子肯定是發現他的燧發槍使用的鋼材質量比歐洲主流更好,所以才會大老遠要從他這買燧發長槍。
短銃的槍管內刻有膛線,這玩意的技術含量很高,毛子一時半會弄不出來,所以只能跟他購買。
子彈的技術含量很低,不論東西方的滑膛槍用的清一色圓彈,有鉛制、鐵制或銅制,尖頭彈則只需一個樣本,隨便一個鐵匠都能仿制出來,所以毛子根本就不需要跟他購買子彈。
他對火槍的管控一直都很嚴格,要求關帝軍不論戰斗大小,戰后一律仔細仔細清掃戰場,不能遺漏任何火器,而且關帝軍從未吃過敗仗,不存在火器被敵人繳獲的情況發生。
僅有的幾次火器外流事件中,一次是一名夜不收在烏蘭察布地區失蹤,其攜帶的兩支短銃也一并失蹤,基本可以確定是落入了建奴手中,另一次是去年喀爾喀三汗給秦川贈送禮物時,他回贈了一人一支燧發長槍。
最后一次,就是使團失蹤了。
共八支燧發槍,二十二支刻有膛線的短銃,彈藥若干。
這些火器肯定在毛子手里,可能其中的一部分正在沙皇手里把玩,一部分在俄羅斯鐵匠的工坊里,另一部分或在西伯利亞各個指揮官手中,或被哥薩克人留下來自用。
不論在沙皇手上,還是在哥薩克人手上,秦川都要拿回來。
那不是屬于毛子的東西。
還有使團,活要見人,死要見尸。
普伊希奇的翻譯官不懂漢語,所以只能花重金從蒙古人那找了個懂漢語又懂俄語的人當臨時翻譯。
這位蒙古人可是對秦川的威名早有耳聞。
當秦川說完那番話,他差點就跪了下來。
他知道,秦川的那番話一翻譯出來,就必將血流成河。
但若不翻譯,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條。
在旁邊紅衣侍從陰冷的目光中,他只得哆哆嗦嗦地將秦川那番話翻譯了一遍,雖不完整,但意思已經齊全。
聽完翻譯的話,普伊希奇臉色驀然一變,騰地站起身。
但他還沒來得及做下一步動作,一只強有力的大手就按在了他的肩膀上。
他轉頭一看,一名身著紅色盔甲的侍衛一手按著他的肩膀,另一手緊握已出鞘一半的腰刀,目光陰冷無情。
身后的記事官和翻譯官旁邊,也都各站著一名身穿紅甲的侍衛,同樣殺氣凜凜冰冷無情。
“不關我的事,不關我的事。”
那蒙古人臉色煞白,腿一軟便噗通跪了下來。
“秦將軍,我只是白匪雇來當翻譯的,使團的事與我無關啊,與我無關啊……”
“你先別慌,把話翻譯好就行了,若真與你無關,我是不會為難你的。”
秦川淡淡說道,并抬手示意他起身,然后靜靜望著普伊希奇。
“多謝將軍,多謝將軍。”那蒙古人連忙爬起身,躬著身哆哆嗦嗦站在一旁。
普伊希奇臉色發白,卻又兩眼滿是怒火,憤怒地喊道:“污蔑,這是赤裸裸的污蔑!秦川,我帶著沙皇陛下最大的善意前來,本想與你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