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巡撫鄭崇儉已經被關帝軍俘虜了,如今的太原防務表面上由山西布政司左右參政、兵備道、提刑按察使、知府等官員商議決策,實際上晉王朱審烜卻說一不二。
太原城已經被團團包圍了,他們不知道外面的情況,外面也不知道這座城到底如何了。
直至昨夜里,一名傳令兵竟然奇跡般地趁著黑夜穿過封鎖,進入了太原城,并帶來了諸多他們迫切想要知道的消息。
援兵到了,一共三路大軍。
東路乃真定、登萊及京營三路援軍合兵于壽陽,共三萬余兵力。
北路乃宣大邊軍,由于北邊的關帝軍正襲擾朔州及玉林衛(wèi)一帶,所以無法抽調太多宣大邊軍,此次只來了兩萬兵力,由宣大總督楊嗣昌親自統(tǒng)領,如今已抵達忻州城。
南路乃陜西巡撫孫傳庭編練的新秦軍,共三萬兵力,由孫傳庭麾下眾將分率,由于南邊的關帝軍正在攻打汾州,所以這一路援軍到了汾州之后便分兵一萬入駐汾州城,剩余兩萬兵力已越過交城,正往清源進軍。
加上山西諸州府拼湊出來的援兵,如今聚集在太原周圍的總兵力已超過十萬。
除此之外,孫傳庭在陜西周至設伏,生擒魁首高迎祥后,便立即率領一萬精銳秦軍渡河入晉,北上馳援太原,如今已到了霍州一帶,再過三日便能抵達太原。
各路援軍匯集的消息,讓太原眾官振奮不已,但同時傳來的壞消息,也讓他們十分擔憂。
陽曲、太原縣城、榆次城這三地,已經落入關帝軍手中了。
這三地,又恰好扼住了三路援軍抵達太原的通道。
而且大軍云集必然消耗大量糧草,數萬客軍入晉之后,每過一城必索取糧草無數,而晉地諸州縣官倉早已無銀無糧,諸縉紳富戶不久前剛捐資納糧募兵修筑軍堡,如今客軍一來又要他們納捐,大部分縉紳只少量納捐敷衍了事,有的甚至一毛不拔,以至于東路和南路這兩路援軍缺少糧草而將士頗多不滿。
更令他們擔憂的是,關帝軍增兵了,大炮數量也增加了許多,炮轟得更為頻繁也更為兇猛,以至于小北門段的城墻已徹底無法布置防守。
若關帝軍在援軍抵達之前強攻小北門,城內守軍恐怕難以抵擋。
半喜半憂之下,眾官根本就不知道該如何調整防務,也想不出任何解圍妙計,只派人向晉王府如實稟報。
晉王朱審烜這些時日總心神不寧忐忑不安,沒一個晚上睡得踏實,生怕那姓秦的蟊賊打進太原城索他的命,這天天沒亮便爬起來側耳傾聽王府外的動靜,沒聽到喊殺聲后這才稍微松一口氣,然后趕緊找來管事詢問城外戰(zhàn)事如何。
聽得昨夜里有傳令兵入城后,朱審烜便立馬派人去喊他那個叔叔寧化王朱敏濟,并草草穿衣,等朱敏濟一到便雙雙出門直奔巡撫官署。
聽完傳令兵帶回來的所有信息之后,年輕的朱審烜和往常一樣大手一揮開始讓眾官商議對策。
議來議無非就三個法子,一是固守待援,二是突圍出逃,三是納糧議和。
議到日上三竿時分,城北忽然傳來急報:關帝軍開始攻城了。
朱審烜等人大吃一驚,下意識想跑回家躲起來,可又覺得不妥,左右權衡上下思量之后,最終還是決定前往城北督戰(zhàn)。
登上大北門城樓往外一看,只見城外一座形如木橋倒扣的盾車正緩緩朝小北門逼近,在城頭火炮的密集炮轟之下木屑橫飛卻依然往前推進,直至護城河邊,盾車里的關帝軍紛紛鉆出來,將盾車翻了個身然后推入河中。
這時,后邊又來了三輛盾車,同樣在炮彈的打擊下堅挺地往小北門推進。
“快,快攔住他們,快……李檳呢?李檳何在?快率軍出城截殺敵軍,別讓他們靠近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