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傳庭收到檄文的次日,太原城大東門便懸起了六百多顆頭顱。
這是秦川斬殺宗親縉紳最多的一次,六百多顆頭顱密密麻麻地掛在城樓下,蔚為壯觀。
其中就有寧化王朱敏濟的頭顱,這廝在太原城作威作福,被他欺壓的百姓不計其數,霸占的軍屯民田數以萬計,當初甚至連秦川的親都敢搶。
晉王朱審烜才十幾歲,雖然平時出門會帶些管事護衛橫行霸道,但還沒來得及做什么傷天害理的事,所以得以免于一死,但晉王府的一群管事和護衛就沒那么幸運了,凡是狗仗人勢禍害百姓的一律殺,那六百多顆頭顱中就有三分之一出自晉王府和寧化王府。
太原城的大部分縉紳都殺了,殺得那叫一個干脆,還有許多沒資格把腦袋掛上城樓的家丁護院、地痞流氓等。
殺完人,秦川便派兵將部分財物運回婁煩,糧食則全部留在太原城。
攻陷太原后,秦川沒有繼續出兵其他州縣,而是讓劉有柱、羅八、李定國和廖三槍等人分駐各個城池,自己則帶著一千紅衣侍從打馬返回婁煩。
東出順天府的橋頭堡已經搭好了,但路線還沒有打通,秦川要出兵順天府的話,還需要通過一座城池和一座關隘,城是壽陽城,關隘是葦澤關或固關。
秦川不打算現在就攻打那一城一關,因為會打草驚蛇,老黃遠征貝加爾湖之前,就已經按照他制定的計劃往壽陽城和葦澤關派遣大量尖哨了。
那一城一關要智取,時機一到便讓關帝軍神不知鬼不覺地進入太行山以東廣袤的平原。
在此之前,還有一座城需要解決,秦川會在婁煩待幾天,處理完所有堆積的公務之后,便會啟程前往神木城。
如今偏頭關和陜北幾個州縣的大炮正在悄然運往神木城和綏德城,等這兩地湊夠一百門大炮之后,就會兵發榆林城。
榆林城在綏德州以北,鄂爾多斯以南,像一枚釘子卡在無險可守的大草原旁邊,不論如何都一定要拔掉。
看完秦川的檄文而沉默良久后,孫傳庭最終還是決定再次攻打太原縣城。
他料定朝廷必然會以延誤進軍導致太原陷落為由降罪于他,太原城乃晉王封地,生擒高迎祥之功恐怕抵不過此次罪責。
所以,哪怕他缺乏攻城大炮,也得硬著頭皮上。
除了進駐汾州城的一萬兵力之外,其余的三萬秦軍在他的率領下很快抵達了太原縣城,將這座小城圍得水泄不通。
駐守太原縣城的是羅八,麾下五千十方營,射程超過一里的各式大炮共三十門,火槍五百,除了二十名神射手之外其他的全是燧發滑膛槍。
這已經足夠了。
沒槍沒炮的秦軍只第一筆進攻就傷亡過千,亂糟糟地潰敗而歸,連太原縣城的城墻都摸不到。
孫傳庭下令休整三日,期間打造了更多更堅固的攻城器械,然后再次向太原縣城發起了進攻。
這次,秦軍摸到了這座小城的城墻,但所付出的傷亡比上一次還要慘重,關帝軍密集的火槍和雨點般的震天雷,讓攻到城墻底下的秦軍連云梯都立不起來,死傷大片后便徹底潰敗了。
孫傳庭沒有再次發起攻擊,而是開始寫奏疏。
直到榆次方向傳來急報,一支關帝軍騎兵正試圖繞到秦軍后方,于是孫傳庭毫不猶豫地下令撤兵退回清源城。
太原城陷落的消息傳到京城后,朱由檢大發雷霆,將在場所有朝官都痛罵一遍之后,秦川的檄文和寧化王被斬首的消息傳到京城后,京城一片嘩然,朱由檢更是差點將紫禁城給掀了。
盛怒之下,朱由檢開始降旨拿問相關的官員和將領,其中就有兵部左侍郎王家楨、宣大總督楊嗣昌和陜西巡撫孫傳庭。
楊嗣昌延誤戰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