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里,電影院里的宣兔兔,已經是激動得抱住白純胳膊,神采飛揚了。
她平日里沒事,很是安靜,其實內心最野,總是喜歡幻想,尤其是喜歡幻想自己是個武功高強的女俠,把白純這個江湖敗類按在地上揍。
雖然每次都被白純按住揍,但這絲毫改變不了宣兔兔喜歡武俠的事實,有時自己想些感動的情節(jié),生生把自己都感動哭,每每被白純看到都一陣無奈,總算知道女頻的虐文受眾是什么樣的了。
像現(xiàn)在,就是如此,白純不用想,就知道身邊這只兔子,又在幻想自己是女主……男主角時,既有高來高去的武功,又遇到的種種委屈,這已經不是多愁善感了,這純粹就是欠揍。
……
不理會身邊宣兔兔的撒嬌求抱抱,白純看著熒幕上的畫面,忍不住又想起《劍蹤》的故事背景了。
在《劍蹤》剛上映熱播后,白純和胡全安,就確定了《劍蹤》系列的拍攝,幾次討論《劍蹤》的故事線。
按胡全安的想法,他是比較傾向于那種正統(tǒng)的“江湖義士救助忠良之后、刺殺奸臣閹宦”的故事,這也是原本《劍蹤》的劇本。
只是,白純覺得不好。
“江湖義士救助忠良之后、壞的都是奸臥閹宦”這一套,雖然是最流行的一套故事線,但白純覺得這也是個過時的故事線了。
以前信息不發(fā)達,對于某個歷史人物的認識,總是比較臉譜化,忠良是忠良、奸臣是奸臣。
文人風骨總是香的,閹臣宦官總是臭的,朱元璋就是個麻子臉殺人狂,雍正就是個只知道殺人的暴君,一切都像評書里寫的那樣。
但白純這一代人,信息大爆炸,愿意了解的,總是能了解更多的東西,舊時文人執(zhí)筆,只夸對自己有利的那一套,已經行不通了,人在做天在看,除非是岳元帥那樣的,不然隨便來個飛將軍,都夸說是民族英雄,只會讓人笑掉大牙。
白純自然也是這樣,看人看全,并不想無腦臉譜化。
這讓《劍蹤》的角色,和市面上的武俠劇,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格。
主流的武俠主角,一定是寬厚的、一定是宅心仁厚的,就像《新龍門客棧》里的男主角,俠肝柔腸,一如傳統(tǒng)文化中的君子形象。
但白純《劍蹤》中的主角燕橫,從出身上就不正,是宮中皇帝養(yǎng)的錦衣衛(wèi)中長大的,出場就跟東廠閹人混在一塊,殺人不眨眼,面對“忠良俠士”也一言不合就殺人,文人筆下的歷史角色形象,在白純這里,完全都不起作用。
這種冷厲的風格,貫徹了《劍蹤》系列的故事,包括已經確定大概、還沒有拍攝的后續(xù)劇情。
這樣做,有好有壞。
好處是能跳出傳統(tǒng)武俠套路,肆意進行劇情的創(chuàng)作,也或許是這個原因,《劍蹤》雖然被許多主流影評網站批為“離經叛道”,但在青年群體中口碑極好,票房方面也得到了爆炸性地增長。
而壞處,也很明顯。傳統(tǒng)武俠劇情里,救了忠良之后,就萬事ok,劇情圓滿,大團圓結局也好、紅顏知己為大義而犧牲也好,總歸是救了人就ok。
但《劍蹤》,劇情方面,卻是沒法這樣,第一部里殺了“江湖俠士”、“東廠閹宦”之后,并沒有什么圓滿的結局,白純演的燕橫這個角色,棄戟用劍、對朝庭的信任崩塌、自我放逐江湖,總有種淡淡的迷茫感在里面,不知該何去何從。
《劍蹤2》里,這樣的氛圍就更明顯了,傳統(tǒng)武俠里,殺官兵也是常戲,但殺完官兵,就可以熱血激昂地喝酒慶功了,但在,《劍蹤2邪影》里,片頭救完人的白純卻很迷茫,找不到一個可以信任的勢力。
因此,在白純的劇情安排中,《劍蹤》每一部的故事,總是和“圓滿”搭不到邊,每部都能力破強敵,但如果細想的話,其實每次都不過是認清了當下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