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擊槍的原型是沿海地區為了抵御巨大的砦蟹而設置的固定式弩槍,說是弩槍,其實已經和尋常北方的樹干差不多尺寸了,大號的槍身約有合抱粗細,幾十米長,需要用一整座城寨作為依托才能發射,否則僅憑后坐力就能瞬間殺死箭塔周圍的所有獵人。砦蟹體型巨大,背上的甲殼也多為強橫怪物的遺留物,尋常的武器根本難以傷其分毫,因此彼時新大陸各國的王立書士和能工巧匠們一起,借助了少量的太古時期的遺跡殘片,才成功解析和發明出一系列的技術,用以支撐這樣等級的毀滅性裝備。現今的各國已經很難像入主新大陸初期時一樣精誠合作了,但這種武器卻一直服役至今,不但是各國王室和獵人工會保護子民生存發展的利器,也被當做人類團結和力量的象征。
雖說只不過是弩箭的放大版,但龍擊槍中的技術要求,卻不是普通的手持弩炮甚至艦載火炮能比的。不說龍擊槍在發射時需要如何精確瞄準,又要何種程度的動力才能推動這一條實心的鋼鐵巨樹,只看槍身在高速飛行后,與怪物的堅殼撞擊的瞬間產生的破壞力,就足以讓這個大陸上所有尋常的材料土崩瓦解。
槍身的材料配方只留存在各個大國的王室成員和秘密工坊之中,傳說每一枝出爐的槍身都使用了大量珍貴的素材,損壞或者丟失一枚,責任或許要直接追溯到獵人工會的分會長身上。從這個角度來說,戰禽號上能夠攜帶一枝,哪怕是最小型號的,也已經是會長大人對挑戰祭下了血本的證明了。
近些年來幾乎所有的大型委托任務,都有它的身影出現。技術改良以來,龍擊槍通過犧牲掉一部分威力,換來了得以搭載在沙船和飛空艇上的更高的機動性,小號的龍擊槍已經可以脫離發射臺,有了近三百米的射程,但這也已經是極限了,在更遠的距離上,槍身沉重的特性不但不會成為助力,反而會極大地成為影響射擊落點的因素。
從制作、保存到使用的種種限制,換來的是整個大陸上獵人能夠掌握的最頂尖的破壞力,除了能力匪夷所思的古龍種之外,它的威力已經足以讓任何物種殞命當場。
龍眷一族當然也不例外。
兩米余長的槍頭帶著更長十倍的槍身急速地旋轉著,深陷的血槽和鋒利的尺狀邊緣輕巧地破開阻擋在前方的空氣,筆直地激射向鎧龍。烏青色的光芒在戰場當中劃出一道油亮的軌跡,在周圍的空氣中激發出一圈圈急速擴散的漣漪,三百米的距離不過眨眼間就已經穿梭而過。
就在鎧龍一腳踩進射程之內的同時,易長元便毫不猶豫地棄了手上的半只劍柄,單手探進挎囊中,扔出一只早已準備好的麻痹陷阱。鎧龍的石化皮膚受到麻痹的影響很微弱,不過驟然而來的電流還是讓怪物的身體陡然一僵,直直地停在原地。
做完最后的工作,老獵人毫不猶豫地轉頭朝龍擊槍的射程范圍外跑去,比起眼前的鎧龍來,他更加忌憚機械武器的無差別攻擊,弩槍的破壞力可不止槍尖的那一點,連帶著擴散出去的震蕩和沖擊都不是如今受傷的自己能夠承受的。
周圍戰場上的高階獵人看到第一抹流光的時候就已經意識到,戰艦居然真的祭出了這樣殺器。不過龍擊槍的使用需要近二十分鐘的冷卻時間,若是這一發不中,知悉戰禽號底牌的鎧龍絕對不會再給獵人們以這樣的機會。
成敗在此一舉。
一只傷到了單腳的大怪鳥叫聲凄厲的擋在了弩槍的彈道上。怪物的行動能力受限,攻擊來臨的時候沒能第一時間躲開,眼睜睜地看著龍擊槍轉瞬間逼到了自己的近前,只來得及將頭頸偏了偏,讓槍身從自己的耳邊刮過。然而極速旋轉的龍擊槍帶著強烈的撕扯力,居然將大怪鳥的耳朵當中卷成了一片血霧。重型弩箭呼嘯而去,只留下原地愕然的怪物——它的半邊脖頸像是被高階掠食種啃噬過一般,尤自一股股地噴灑著血液,早已叫不出聲來,而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