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綿的小雨已經連續下了好些天,深夜開始下,然后臨近中午停歇,下午放晴。
而此時經過蟲害后再次蘇醒的荊林則微微嘆息了一口氣。
“也不知道這一次自己睡了多久,不過照眼前這情形估計幾天是有的吧?”
此時,荊林身體下半部分被蝸牛禍害過的騰葉大多數都落光了,而新的嫩芽才微微冒頭而已。
而這也導致荊林這株藤蔓上下兩個部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光禿禿的下身’對比‘枝葉繁茂的上身’。
光禿禿的下身之下,潮濕的地面周圍散落著無數的大小蝸牛殼,而在這些蝸牛殼內,一些小一點的螢火蟲的幼蟲正縮頭縮腦的躲在里面。
以荊林的感知,就附近幾十米內,蝸牛殼以及濕潤的坑洼內螢火蟲幼蟲應該不會少于兩三百條。
這些螢火蟲幼蟲外貌極為丑陋與駭人,類似蜈蚣般的身段實在是讓人無法覺得可愛起來。
不過,對于救了自己一命的這些螢火蟲而言,荊林倒是越看越順眼。
說完荊林下身的情況,那么也不得不說道荊林上半身的情況。
在荊林枝葉繁茂的上半身此時蝸牛盡皆被消滅,幾十條稍微大個的螢火蟲幼蟲甚至還正躲在荊林的藤蔓間吃食著蝸牛的尸身。
而除去這些大號的螢火蟲幼蟲外,荊林上半身還出現了一個怪異的現象,那就是在荊林盤繞枯樹的上半身、藤蔓尖端盤繞的位置這里已經聚集起了上百只螢火蟲的成蟲。
這些螢火蟲靜靜地躲在藤蔓葉之下,密密麻麻,像極了一堆聚集在一起的‘蟑螂’,要不是它們的甲殼是紅褐色以及尾部發光器時不時發出的光芒,荊林或許還真會將它們認成蟑螂。
這些螢火蟲環繞在騰葉之下,餓了喝一點騰葉上匯聚的雨滴,累了便靜止不動的休息,顯得非常恬靜與悠閑。
對于這一奇異的現象荊林表現出的情緒最多的還是驚奇。
“這些螢火蟲這是喜歡上了自己這里的環境?還是說因為自己吸收月華的原因吸引了它們?”
“蝸牛群起,螢火蟲匯聚。”
“或許還真是因為這個原因啊。”
突然間荊林好似想明白了關鍵一般恍然大悟。
“嘖,我這算是什么?快樂并痛著?”
“下次冥想或許又會引來一群蝸牛或者其他什么蟲子吧?誰叫自己這么與眾不同呢?而且還是一株植物。”
“不過,現在自己身邊多了一堆肉食系的螢火蟲幼蟲,這倒是算得上有了一個保障。”
望著下午時分這晴空萬里的天氣以及崖壁下的河流、森林,荊林最終長舒一口氣“福禍相依啊。”
思緒回轉,收起惆悵的心思,荊林開始了對自身沉睡了這么些天后的成長評估。
首先,自己精疲力盡后沉睡的這些天身體絲毫沒見長。
藤蔓的直線大概長度還是那晚結束后的長度,大概十七米長左右。
這幾天它根須吸收的營養幾乎全部供給了重新生長的新鮮嫩葉,不過這些新鮮嫩葉能在幾天內長出來倒也出乎荊林的意外。
而除去這些外,其次,荊林倒也好好利用了一下自己那怪異的感知力觀察了一些自己根部之下的情況。
而荊林根部的情況比起荊林想象的情況倒也沒什么不同。
根須細長且深,密集的小根須如一個圓形轉盤般的向四周地下延伸,根部主根須則稍微粗大一點,并且深入地下兩米的淺巖層當中。
總的來說,他這株藤蔓的根須多但不長,比起外面的騰的長度要遜色不少。
不過作為藤蔓,根須比騰短難道不是常理嗎?
“到沒有什么多余的異變地方,嗯,老老實實地繼續圖變吧!”片刻后,荊林欣然一笑間當即調整好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