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朗的夜晚,滿天星斗閃爍著光芒,同時一輪巨大的圓月也正點綴其中。
而在這樣的大好月夜與星光下,此時某座山林正在發生著前所未有的瘋狂巨變。
這是又一個月的月中,滿月讓荊林此時的冥想狀態發揮到了極致。
而這種極致導致的結果就是,以荊林為中心的獨角山山頭比任何地域的地方都要明亮許多。
這種明亮不是白天天象時的明亮,而是一種清冷并且透露著寒光的夜景。
獨角山頭,此時正刮起一陣異樣的輕風。
這陣輕風非常詭異,因為輕風的起源正是來自于山頂荊林這株藤蔓巨‘樹’。
微觀下,此時荊林的藤蔓根莖中正徘徊著無數銀色的能量,而這些能量大多在徘徊與循環中被植物細胞吸收。
而這些植物細胞在吸收完這些能量后便快速分裂繁殖,同時開始變得越發具有活性與璀璨起來。
但這些細胞在吸收能量中或分裂時卻不由地產生了另外一種‘廢氣’粒子,而這種廢氣毫不意外地便快速地被根莖以循環的方式輸送至騰葉。
然后,在微觀下,你便能發現無數密密麻麻的騰葉上出現了無數的排氣小孔,這些小孔不斷排出著廢氣,而也正是因此以荊林為中心,此時他正在制造著向四周吹散‘廢氣’粒子的輕風。
輕風從獨角山崖頂蔓延,不斷像四周擴散,而荊林排出的‘廢氣’粒子便也這般開始不斷彌漫在整片森林中,并且擴散的越來越遠。
一時間,整片森林便開始熱鬧起來。
蟲鳴聲、獸吼聲、樹葉被風吹拂的沙沙聲不絕于耳。
這種景象在南山保護區的獨角山附近已經持續了很多天了,而今晚滿月時這種動物、昆蟲們的亢奮表現尤為突出。
荊林所在的崖頂草叢瘋長,連帶著山坡下的樹木都好似在這些天長高了一兩米一般。
總之,在這夜色下,此時整片山林都在一種詭秘而又清冷的環境下異變著。
這種異變是緩慢的,是循序漸進的,但是這也足夠令人感覺詭異了。
山坡下,圍繞著荊林周圍的數十顆幾十年歲月的大樹正越發的顯得蒼勁與具有生命力,而在這些大樹的樹梢,此時正蹲著一群白鶴。
這群白鶴的數量不多,但也有著十三只。
這十三只白鶴各自站在一棵樹梢的樹頂,它們鶴立著,并且抬著頭伸著長長的脖子正望著荊林方向,同時也正望著天空中那一輪滿月。
猶如天狼嘯月圖一般,這些白鶴也來了一副‘鶴唳滿月’圖。
只不過對比起天狼嘯月,這些白鶴只是偶爾低鳴罷了。
它們做的最多的還是用著靈動的眼睛盯向山頭那正散發著銀光的巨騰以及天空中那不斷飛舞的螢火蟲蟲群。
而在螢火蟲蟲群飛舞的中心,荊離這只神話中的小妖精正煽動著翅膀、仰著頭閉著眼一動不動的懸浮著。
整個場面看起來無比奇幻,同時也顯得非常之美。
白鶴們并不懂欣賞美,但是它們知道這里有著吸引它們的東西。
和其它動物與昆蟲不同,這群白鶴的直覺與敏銳超乎預料。
這群白鶴不過是幾天前從渡溪河上游飛來覓食的罷了,但是就從它們在夜里發現山上的何樹后它們便徹底在河邊的濕地中落下了家。
它們僅憑著本能留在了附近,同時一到夜晚荊林冥想時這些白鶴就從河岸下飛上山頂,并且落在荊林周圍的樹上。
沒有自我意識與認知的白鶴們并沒法做出思考之類的事情,但是它們僅僅感覺到留在這附近非常舒服所以它們便留下了。
這大概是生物趨避利害的本能吧?也或許是它們那尚未像人類一般蛻化的第六感所致吧?
總之,此時這十三只白鶴顯得非常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