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時間永遠是最沒有概念的東西,不知不覺中便已經流逝。
此時已經是距離上一個滿月之夜的一個半月后。
這一個半月內晴朗的日子占多數,畢竟夏日嘛,所以月夜出現的次數也很多,不過唯一遺憾的就是在滿月之期再次來臨的時候竟然下了三天雨,所以荊林便也失去了這個月唯一一次的滿月冥想機會。
不過,對于此事荊林雖有遺憾但也并未太過在意。
畢竟,對于如今的荊林來說最不缺的便是時間。
這一個半月內,獨角山、甚至于說整個北地南山保護區都在發生著從未有過的詭變。
而這個詭變的源頭,毋庸置疑正是荊林所致。
在這一個半月內,荊林的藤蔓主體再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這一變化也徹底的改變了獨角山山頂的面貌。
猶如生物的青春成長期一般,荊林現在的成長根本沒有絲毫受阻或停滯的表現,此時荊林的主藤長度順利的突破了五百米長。
而荊林的分藤則再次長出了七條,加上原本的五條分藤,此刻的荊林一共擁有了十二條分藤。
這十二條分藤的長度最長的已經達到了一百五十米,而短的則也達到了六十米左右。
這些分藤密布在整個山頭,它們有的纏繞著附近的大樹向上盤旋,而有的則沿著一側的崖壁遍布向懸崖下方。
當然,荊林的變化也并非僅僅展現在外觀上。
因為此時的荊林已然發現自己這株藤蔓的性質正在發生著質變,其中最明顯的一點便是荊林發現自己控制藤蔓動作時的困難度已經變得非常輕松。
而這個輕松的緣由則來自于藤蔓的質量竟然好似具備了一定的浮空性一般。
也即是荊林在控制著藤蔓向天上升騰而起時藤蔓自身竟然產生了一種減輕自身質量而暫時浮空的詭變。
這種減輕自身質量并產生暫時浮空特性的變化并不是太過持久與明顯,也并不能讓荊林這株藤蔓真正的懸浮起來,但是就算如此那也是一個巨大的變化了。
因為借此荊林終于可以達成一柱擎天的設想,不,這是十三柱擎天(加上主藤)。
猶如深海巨型章魚一般,十三條巨大的藤蔓猶如鬼畜觸手般從地面突然向天空升起,這畫面光想一想就有夠刺激的。
而荊林在發現自身具備這種特性的時候還真的這般做了,幾天前的夜晚它的這一動作可是嚇壞了不少周圍的生物。
那觸手怪的形象別提有多恐怖與詭異了。
不過遺憾的是,荊林發現自己藤蔓這種浮空是需要消耗他身體內不少的能量的,所以荊林在盡量不讓自己感覺太過疲憊的情況下計算了一下自己所有藤蔓浮空能達到的時間。
嗯,如果是十三條藤蔓全部懸浮直立而起的話,不到一分鐘就會讓他感覺力不從心、并且難以維持不下去。
但如果是一根分藤懸浮的話,荊林算了算倒是能夠持續十五分鐘到三十分鐘不等,具體的持久度還得看每根藤蔓的長短與粗細而定。
總之,自己的藤蔓能夠直立而起對于荊林來說絕對是一大好事就是了。
而說到藤蔓能夠直立懸浮而起,那么也不得不說一下現如今荊林藤蔓的強度呢。
對于自身藤蔓的強度荊林一直都是比較關注的,畢竟如果藤蔓的韌性與硬度不夠那隨便來個人荊林的藤蔓都能被其砍下來當木材燒了。
而為了測試自己藤蔓的強度,荊林還在昨天中午突然揚起自己的分騰不斷鞭打懸崖下方的崖壁。
而最終得出的結構就是很強,但還不夠。
此時懸崖下方的巖壁已然被荊林昨天揮舞的分騰給鞭打出十多條溝壑,這些溝壑有深有淺。
深的不足二十公分,淺的甚至也就僅僅五公分而已,這些溝壑長度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