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
此時甸川縣的中心,暴風雪最急最烈的中心,一座高大的千米雪山正巍然而立。
這座雪山的山底冰層下便是被冰封的甸川縣,而山尖則是聳立向天空的詭異冰晶棱柱。
風雪環繞中這冰晶棱柱上開滿的冰花尤為清晰可見。
冰花的大多直徑皆是超過了半米,而花蕊的中心,點點粉光與水晶的光芒來回流轉。
清幽的月華從七公里高的藤尖傳導而下,其能量的流光既流轉于藤蔓根莖之間也流轉于花蕊之中。
時隔一月多,這些花蕊的冰晶花瓣已經開始不斷出現裂縫,好似快要脫落一般,而花蕊的中心則長出了一串凸起物。
這串凸起物還很小,但清晰可見,并且呈冰晶麥穗狀,其周圍布滿了小小的冰晶種子。
這些冰晶種子暫未成熟,但伴隨著‘麥穗’主體的成長,這些冰晶種子遲早將會從冰晶藤蔓上脫落。
而在高空,暴風雪的厚重云層之上,冰晶藤蔓的藤尖一朵巨大的冰花與其他藤蔓部分的冰花格外不同。
這朵冰花的花瓣上一半流轉著粉光,而另外一半則流轉著銀光。
整朵冰花直徑超過五米,并且在目前看來并沒有在花蕊的中心長出麥穗一類的物質,而且其原本展開的粉銀花瓣此時竟然給了人一種慢慢的合攏之勢,仿佛它要重新從花朵包裹回來變成初開的花苞一般。
總之,此刻荊林主藤上的冰花異象特別顯眼與詭異,但卻沒有多少人能夠發現。
在這暴風雪之中,在這厚重云巔之上,在這月光成束的照耀下,此刻荊林的冰晶主藤煜煜生輝充滿了別樣的詭異神圣感。
而在地下,荊林的根部團狀物與根須也正在發生著變化。
首先荊林的根部團狀物已經從原本的黑褐色變化成了銀白色,同時橢圓形的體型也漸漸長成了圓條形。
其長度約150米,寬度約40米,高度約60米,類似于三十多輛重疊組合在一起的五米多長的大巴的體型。
同時,其龐大根部的團狀物之上此時也長滿了密密麻麻的冰晶根須。
這些透明晶瑩的根須大都只有五六十米,最長的也不會超過百米,它們的粗細大都約成人拇指大小,而且在這些根須之上還有更多毛刺的小根須。
這些小根須猶如晶瑩的頭發絲,也猶如挪動的銀色鐵線蟲一般時不時伸縮挪動一下。
與傳統植物不同,荊林的這些晶瑩根須此刻已然不在往地下生長,也不依靠地下泥土的營養,所以這些冰晶根須在長出來后便自動包裹覆蓋在了團狀物之上。
所以從外表看上去,此時荊林根部的團狀物體型仿佛又被擴大了一兩倍一般,并且其上仿佛還有無數晶瑩的白化蛇、亦或者銀色鐵線蟲互相糾纏在一起并不斷挪動。
如果不是這些根須已是透明晶瑩的白色,或許它們看起來會更加令人頭皮發麻。
所以如果光從荊林的根部團狀物來看,荊林的外觀還真不符合人類的審美三觀,其詭異令人頭皮發麻的根部足以讓人產生不好的聯想。
而對比起荊林根部團狀物上的根須,荊林的藤蔓就稍有欺騙性了。
因為荊林的主藤與分藤之上皆有密密麻麻的藤葉做掩飾。
比起純觸手般的根須,有著藤葉掩飾的分藤與主藤的確印象分要加成。
此刻荊林的分藤一共有四十三根,其長度最長的已然接近三公里,而最短也也有數百米。
這些分藤之上璀璨晶瑩的藤葉全部都卷縮并包裹在藤蔓上,而在藤蔓包裹之上這些分藤上的密密麻麻毛刺與節上的小根須也盡皆被包裹其內。
所以此時荊林的分藤看起來也極像滑溜的觸手。
這些分藤存在并延伸于冰封下城市的各處,它們仿佛能隨意游走在冰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