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是黃河邊一戶漁家女。幾個月前,李慢侯被囚禁在蔡京府,因為跟看守家丁發生了沖突,加上不適應囚徒的精神煎熬,一度病倒,生命垂危。下野在家的蔡京,試圖利用將李慢侯打造成異獸進獻給宋徽宗從而再次得到重用,因此想盡辦法給李慢侯治病,皇宮里的御醫束手無策,道士作法,和尚念經,全不管用,最后不知哪個神婆獻計,效仿古代河伯娶媳婦典故,給李慢侯娶了這么一個媳婦。巧合的是,兩人成親后李慢侯的身體真的漸漸康復。
撇開這離奇的經歷,李慢侯對金枝是有感情的,因為從李慢侯的感受出發,金枝是這個世界上,第一個向他傳遞了善意的人,如果不是金枝,他恐怕早就不會信任這個世界上的任何人。因此某種意義上,金枝確實是李慢侯的救贖者,至少是精神上的救贖者。
所以李慢侯對金枝的感情,更多是建立在一種感恩的基礎之上。
感情起于何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了感情就有了羈絆。
李慢侯一心想走,茂德帝姬說的很好,李慢侯來到此時,如同走進了一副清明上河圖般的桃花源,可是走入陶淵明桃花源的那個武陵人不也走了出去嘛,能走,李慢侯沒有任何理由不走,這種回歸的執著,甚至是金枝跟他的感情都羈絆不住的。
但對金枝的帶有感恩的情感,讓他無法走的那么瀟灑,他臨走前,為金枝考慮,做了安排,女人第一選擇只能靠娘家,這是千古不破的道理,因此走前交代,讓金枝想辦法找一找娘家人。
但是兵荒馬亂的,談何容易。更何況這個時代,汴梁城到黃河距離不短,至少也有兩百多里遠。別說金枝一個女子,就是李慢侯這個男人去都不方便。所以只能通過打探,李慢侯走之前已經找到了渠道,那就是跟來汴梁城賣魚的魚販探聽消息。只可惜還沒打探清楚,李慢侯就感到時間緊迫,叮囑金枝慢慢打探,他先一步敢去尋找歸路了。
李慢侯的歸路沒能找到,回到開封后,金枝這邊卻有了娘家的消息。
不太準確的消息,去年那場戰爭造成的影響蔓延至今,汴梁城周邊地區都受到波及,信息往來很不順暢。即便距離汴梁幾十里內尚且不同消息,更何況一二百里外的黃河邊呢。
好在作為一個百萬人的首都,經濟輻射影響極大,江南地區都能輻射到,更不用說一水相連的黃河水域。因此常有商販往來于黃河與汴梁之間,所以李慢侯認為這是一條最便捷的消息通道。尤其是金兵剛走的時候,汴梁城各種物資緊缺,其他地方受到汴梁城高價的吸引,商人們潮水一般將貨物運往汴梁城,幾乎什么都能掙到錢。
于是就又不少魚販將黃河沿岸的鮮魚運送過來,只可惜這種販運是不合時節的,以往黃河魚販運到汴梁,大多是在冬天,天寒地凍,魚販可以用專門的車輛運魚,稱之為魚車,每每一斤魚能賣到上百文錢。可在其他時節,魚并不容易運輸,加上汴梁溝通了許多水道,這些水道平時時節也能供應大量鮮魚,所以平常時節,魚販們經營的,更多是附近的魚,用淺抱桶裝著,以柳葉穿起來,浸在清水中,沿街叫賣,極少有大魚販用車從更遠的黃河運魚。
所以打聽了幾天,發現黃河邊來的魚販越來越少后,李慢侯才放棄,但讓金枝繼續堅持探聽。
金枝心念娘家,于是每天都去魚市打聽,附近西水門外就是汴梁城三大魚市之一,非常方便。但越是打聽,就越是心焦,自家的消息沒探聽到,可周邊一些情況讓她感到不安。
金兵的物資給養全靠搶掠,汴梁周邊地區普遍遭受了劫掠,遠到黃河邊也不例外,甚至黃河北岸地區,都遭受了這種命運。商販們似乎很樂意傳播這種恐慌,金枝聽到了太多整村男子被殺,女子被擄的慘劇。
后來終于在魚市上碰到了一個熟人,一個過去常去他們村里收魚貨的商販,那商販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