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慢侯這才放松戒備,仔細審視,一個老者,年級四五十歲模樣,這是金枝的父親。一個老婦,年級也四五十歲模樣,應該是岳母。兩個少年,十三四年級,還有三個女孩兒,金枝沒有姐妹,那這就應該是兩個少年的妻子,或者其中一個還有小妾?
只聽金枝一一介紹,李慢侯一一行禮。兩個少年正是他弟弟,而兩個女孩也是少年的妻子,可到了最后一個女孩,看著十四五六的模樣,金枝卻叫了一聲姨娘。
感情這是他老爹的小妾。
李慢侯有些傻眼,金家是漁民,還是很窮那種,沒有一畝地,完全靠在河邊打漁為生。不窮,不至于賣女兒,賣了女兒后,看來蔡京家給了一大筆錢,讓兩個兒子去了媳婦不說,還讓老的納了一房小妾,這女兒賣的估計很開心。
李慢侯沒來由厭煩。讓金枝先安頓他們。
金枝表示房間已經給他們收拾好了,就住在隔壁。青樓二樓空房間很多,李慢侯和金枝挑了一間最大的,張妙常住了一間,還有許多空著。
金枝讓娘家人見過李慢侯后,就將他們請了出去,不一會兒就回來了。臉上的高興勁頭依然沒過去,這才有機會慢慢跟李慢侯說起。
果然跟李慢侯猜測的不錯,蔡京家當時急于找一個八字合的小姑娘,沒有在金錢上跟金家人計較,確實給了一大筆錢。用這筆錢,金太公蓋起了青磚大瓦房,買了幾十畝河灘地,給兒子娶媳婦,給自己納小妾,過上了地主家的小日子。
可惜好景不長,金兵南下,他們漁村遭了災,不但財富被劫掠一空,兩個兒子甚至還被抓去修浮橋,好容易才活著回來。消財免災,人還都在。可是戰火過后的日子卻沒法過了,戰爭耽誤了農耕,為了度過青黃不接的時候,金太公借了當地豪強一筆青苗錢。可這筆錢利滾利還不清,能還清才怪,正是因為這樣,王安石才推出青苗法,試圖通過官府放貸,接濟窮人度過困難,打擊鄉村瘋狂的高利貸。
還不清錢,豪強已經收走了他們的地,房子遲早也要被拿走,接下來就該拿人了。為了躲避豪強,在得知女兒在城里過的不錯,金太公心一橫,帶著兒子來投靠女兒。
真把女兒當提款機了。
李慢侯打心眼里厭惡,可金枝卻不在乎,或許對她來說,被賣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而且他運氣好,碰到了李慢侯。
金枝高興就好,李慢侯不想干涉,甚至還多嘴問了句,他家人愿不愿意一起南下。
盡管不太喜歡這家人,但李慢侯還是希望多救幾個人。但也只敢跟認識的人講,甚至對不太親密的人講都是要冒風險的,皇帝下詔鼓勵告發造謠者,真有人告密,李慢侯肯定會被當做造謠者逮捕,并且處死!
錢款已經交割完畢,且全都轉到了南方,留下的不過是一些現錢和方便攜帶的珍玩,比如一些珍珠和玉器。其中除了少部分會作為路上的盤纏,大多數都會留給張三,作為張三的分紅。
想到張三,李慢侯又放心不下他了,張三擋刀的舉動,真的刺痛了他,心中帶著愧疚,實在不忍此人承受開封城破的風險,下次城破,依然會經歷一次朝廷幫著金兵搜刮金銀,財產肯定是留不住的,弄不好還有殺身之禍。
但張三不肯走,李慢侯也實在是不知道該如何勸他,公主那樣聰慧的人都難以接受金兵會再次南下的可能,更何況市井出身的張三呢。
只能找機會再勸勸,最關鍵的是該為南下做準備了。這個時代,跨州過府的旅行非常不容易,沒有詳細的計劃,是不可能走遠的。宋徽宗南下的時候,一開始有大量官員隨行,但只過了一個月就有大量官員逃亡,就是因為那么一大批人走到哪里都不容易找到吃的。
李慢侯帶的人不會太多,他還有一艘漕船,可以裝一些糧食應急,路上走運河,在金兵還沒有南下前走,路上治安不會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