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臣中,蔡京這樣的權臣老了,武將中,種師道這樣的老將老了,宗澤老了,而且都是很快就死在這兩年間,讓北宋朝廷好容易等到一個能力挽狂瀾的人物,馬上就又失去,仿佛老天爺在故意耍弄她一樣。
宗澤死后,引起了一陣恐慌。
但宗澤這一年多的籌備是有價值的,他準備了大量物資準備北伐,北伐雖然沒進行,可物資還在,開封的局面并沒有惡化。
另外宗澤死的時候,還是夏天,金軍主力還沒有南下,宋朝有的是時間進行調整。宗澤死了,還可以派李綱去。這些文臣其實最大的作用,并非他們的軍事才能,而是他們的堅定信念,李綱很合適。
但趙楷卻將開封防務,交給了康王趙構,讓康王繼續鎮守開封,讓李綱繼續防御宋城。
就在這種情況下,李慢侯護送公主的鑾駕,緩慢的開到了揚州。
李慢侯是正月出發去浙東招兵的,路上花了不到十天,但招兵就用了二十天,回來的路上又用了十多天時間。回到潯溪村的時候,已經是三月了,休整幾日后就繼續出發。可是這一路上實在太慢,走兩天停一天。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為了做足準備。李慢侯考慮到,他這些新兵,很可能一到應天府,就會被派去打仗,至少有這種可能,他不能冒險,讓這些士兵白白送命。
他問過西軍老兵,這些人能不能打仗了,好幾個老兵告訴他能打個屁。說這些新兵,上了戰場,如果命不好恰好遇上一場大戰,能有一半活下來的就不錯了。大多數人可能渾身打顫,連拿刀的力氣都沒有。
對于這些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成功者”的判斷,李慢侯是相信的。所以他需要時間,將部隊戰斗力進一步提高。
訓練不是最有效的辦法,但訓練是最安全的方法。因此一路上,走走停停,很緩慢。
經常扎下營地,然后在西軍老兵的帶領下,演練軍陣,廝殺技巧。同時沿路上也搜刮了一些地方的庫房,當地官府只要有的,沒有不舍得的。不但讓士兵們大口吃肉,還搜刮了幾千套鐵甲。
這些山民,身體素質都很不錯,本就是常年翻山越嶺,進山采藥、打獵的生活習慣,體魄相對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普通農民要好很多,他們又是高淘汰率下的勝利者,因此身體素質是優秀中的優秀,以前身體瘦弱披不動重甲,在經過幾個月的暴飲暴食和玩命訓練之后,大多數人已經可以穿的動鎧甲。
宗澤死訊傳來的時候,李慢侯正帶著這些人在揚州大營訓練。
今日的訓練內容是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