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重罰,因此最低的處罰標準,就是夠一個都,一百人吃一頓飯。當然這僅僅是飯錢,大概能花去一百錢左右,最近高了不少,百都不止了。表現最好的士兵都,當然不可能只出去吃白飯,他們出去吃飯,是作為一張獎賞,錢自然是走公費,如今不走公費普通士兵也吃不起肉,肉價昂貴,以前一只鴨子二三十文錢,現在漲到了天上,有一首詩“時見空中飛八百,每聞岸上叫三千”,天上飛的野鴨子要八百文錢,岸上叫買的鵝每只敢要三千錢。
可如果沒有罰來的飯錢,就沒有公費的這些酒肉。因此每當一個都被評為最優的時候,第二個月他們必然瞪著眼睛,去盯其他都也包括他們都那些犯錯的士兵,一旦發現,必然拉上當值的軍法官,圍著犯錯的士兵,高興的喊“哦哦,吃大戶嘍,吃大戶嘍”。
最低處罰都要一百文,對于很多長這么大都沒見過這么多銅錢的山民來說,是非常心疼的。李慢侯親眼見過一個士兵被從口袋里掏走錢之后大哭的樣子。一開始他還于心不忍,偷偷給過傷心士兵補償,現在他也可以跟著其他士兵去喊“吃大戶嘍”。
采用這種最直觀的的方法之后,犯法的士兵急劇變少。甚至現在輪休放假的士兵,出去喝頓酒,最后都習慣跟酒店掌柜對上一句“兩清了?”得到肯定的答復才敢走,因為出現過士兵吃飯忘了給錢,然后被商家追到軍營挨罰的慘劇。偶爾吃頓飯,奢侈一下,花不了多少錢,可一旦被商家告了,且坐實的話,挨罰是一百文起步,標準是十倍罰金,吃一頓二三十文錢的鹵肉飯,回頭被罰個兩三百,得心疼死。
李慢侯得意的將他這些心得告訴劉光世和王淵兩大軍頭,他們都聽呆了,一個罰錢,還能玩出這些花兒,朝廷也經常罰當官的俸祿,根本起不到作用,他們也沒少挨過罰,可實際上他們根本不在乎,北宋朝廷豐厚的俸祿,也比不上他們暗中撈到的好處多。反倒是罰款真能起到作用的小兵,朝廷抱著體恤的態度,很少罰款,都是打板子。
“妙。妙!吾等讀兵書,嘗聞慈不掌兵。皆以為掌兵需狠,今日方知,還要毒啊!”
王淵半是贊嘆,半是取笑道。
顯然李慢侯這種利用人性弱點刺痛士兵的方法,讓他們感覺出了一種聰明人的陰險毒辣氣息。
劉光世倒是真的對李慢侯的管理思維感興趣起來,問道“你不責打,定也不會殺頭。若是兵士犯了死罪,該當如何?”
不管怎么說,罰款相比于軍中的刑罰來說,還是輕的,柔和的。但沙場兇險,有的是錢財刺激不到人的時候。那些死罪,又該如何。
這種事情李慢侯也沒遇到過,他的士兵目前能犯的軍規,無非是他制定出來的一些惡習,比如互相斗毆了,比如欺負百姓了,吃飯不給錢之類的小事。至于戰場抗命,這些情況,目前還沒機會遇到,或者遇到了,李慢侯沒注意到,就像林永他們擅自出擊,其實認真追究,是可以殺頭的。可李慢侯反而思辨了很久,覺得該給他們一定的靈活性。
劉光世跟他認真的討論,他當然也認真的思考后回答
“眼前還沒遇到嚴重的情況。且自有宋刑統來罰。我的軍規主要是用來管人。”
宋刑統,是包公時代北宋的文官們編制出來的一部律法,其中包羅萬象,連軍法都包括在內。這部律法的水平很高,被認為是中國古代的巔峰之作,明清律法大量引用,沒有特別超越的地方。
劉光世搖搖頭“你用邢統罰的兵,你的兵不會愛你。”
李慢侯疑惑“這是為何?”
劉光世說道“你愛你的兵,你的兵才會愛你。你愛你的兵,你就得護你的兵。哪怕你的兵殺了人,你也要護著他。你今天護著你的兵,他日你的兵也會護著你。”
李慢侯突然明白了,這是軍閥的邏輯。哪怕自己的士兵殺了人,也要出面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