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沒有逃,她已經成了江北抵抗的象征之一,這象征要是被抓走了,問題很大;于私,她是公主,再沒有地位,那也是公主,她留在皇帝身邊,李慢侯就多了一條直接面向皇帝的渠道,關鍵時刻,可以直接向趙構表達他的態度。
對老百姓來說,公主留在他們身邊,最有安全感。
楊沂中只能同意,李慢侯大喊一聲“公主起駕回鑾,無關人等退避!”
這時候老百姓終于放心,開始讓開道路,有的跪在路旁,有的低頭后退,讓公主的車駕可以掉頭。
回到公主府后,總覺得這件事不簡單,不希望公主離開的人很多,比如侯東。可李慢侯不相信侯東敢做這種事,一些富商大賈也不希望公主離開,很多商人跟侯東是利益相關的,他們在揚州能賺錢的基礎,就是別人認為揚州是安全的,愿意留在揚州,哪怕揚州本身并不安全,那也不重要。
到底是誰做的?
李慢侯不太相信,一群老頭老太太,沒人組織的情況下,能夠自發的行動起來,阻攔公主的車駕,也不相信消息能那么快傳遍全城,大街小巷的人群都擁擠過來。怎么看都像有預謀的組織!
揚州知州晏孝廣很快就來請罪,揚州地面上發生的任何事故,他都要負責。
這件事會是這個知州做的嗎?老百姓不愿意公主走,當官的卻巴不得走吧,公主留在揚州,知州就不是最大號的,做事情難免縮手縮腳,而且一旦公主出現三長兩短,知州跟著吃掛落,公主沒事他也沒什么功勞,他應該是最希望公主早日離開的人。
李慢侯現在看誰都像幕后黑手,要求晏孝廣嚴查,公主卻表示算了,不要追究。
也可能真的就是幾個老人的自發行為,結果引起了群體性情緒爆發,至于消息,從來沒有隱瞞過,因為趙構派來了龐大的儀仗隊,目的就是要聲勢浩大的將公主迎到江南,好為他岌岌可危的虛弱皇權增添一點根基,畢竟柔福公主不是一個普通的公主,而是建炎皇帝的親妹妹。
被堵回公主府后,楊沂中十分惱火,這是一件唾手可得的功勞,在沒有比這更輕松又易取的大功。李慢侯當初將兩個公主從汴京保護南下到湖州,趙楷登基后,給了他一個武功大夫的官職,這是一個相當高的武官品階。劉正彥剿滅丁進叛亂,也就封了這個官。岳飛打贏了牛頭山大捷,同樣封的這個官。
楊沂中是張俊的部下,這次救駕的功勞他當然不能跟張俊爭,難得皇帝恩寵,賞了迎接公主這樣一個美差,卻沒想到被老百姓給攔截了,他怎能不惱火。
楊沂中不知道,他以后注定官運亨通。因為王淵過去是西軍統領,一家獨大,唯有一個劉光世能稍微抗衡,但王淵是有真本事的,劉光世基本上是一個空架子,手底下大大小小一堆軍閥,都借著他的名頭,可實際上沒人肯真給他賣命。王淵不一樣,王淵既有真本事,又有硬實力,趙構既要依靠,又得防備。
現在王淵死了,又輪到劉光世一家獨大,劉光世有自己的核心力量,王德和麗瓊這兩個很能打的將領,都是劉光世的部將,他們算是劉黨。張俊和韓世忠以前是王淵提拔的,韓世忠是以勇猛善戰聞名,可實力不足,被金軍打爆后,收攏潰兵也只聚集了八千人,但王德、麗瓊手下都有上萬的兵力。關鍵是韓世忠資歷淺,在被王淵提拔之前,一直都只是小軍官。
張俊手下兵力眾多,卻不夠精銳,而且資歷高,因此很適合接過王淵的旗幟,用來制衡劉光世。作為張俊的手下,皇帝肯定會培養楊沂中,讓他成為韓世忠那樣,足以對抗王德、麗瓊這樣的猛將的武官。也是分張俊的權勢。只是此時楊沂中猜不到趙構的心思,到手的功勞跑了,他很沮喪。
更讓楊沂中沮喪的是,很快公主就打定主意,決意不走了。并給皇帝寫了奏疏,讓楊沂中帶回去。他這趟白走了,不但無功,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