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一路逃出汴京。趙構突然有些羨慕公主府有這樣的好奴仆,他怎么就沒有,一想到他過去只是一個卑微的親王,柔福公主卻是皇帝的心尖兒,是鄆王的胞妹,這都是命!
雖然跟公主之間沒什么真感情,但一想到這樣的人留在公主身邊,趙構還是不放心。
“這狂徒如此跋扈難制,長留公主身旁,恐生禍端!”
趙構現在是皇帝,萬一金兵南下,這狂徒劫持公主投降金兵,他是要被罵的,他被罵都罵害怕了。
楊沂中道“不若遣這林永別處安置。”
把林永調開是最好的辦法。
趙構點點頭“若遷其他出,出公主府,又恐其生叛心!”
趙構覺得,林永這樣的人,之所以愿意留在公主身邊,還跟金軍惡戰,無非是為了榮華富貴,如果將他調走,弄不好激起叛變。給他更大的榮華富貴,調到杭州來,趙構又不放心。這種人能打頂頭上司,能發動兵變,更何況此人是有前科的,跟陳通在杭州已經亂過一回,又把他調回杭州,萬一杭州還有他什么余黨,那就真是給自己惹麻煩。
杭州容不下林永,讓他留在公主身邊不放心,公主肯定要接回杭州,把林永放在江北,恐怕大半會反。江北的兵將,沒有不劫掠的。
想到這里,趙構又有了一些其他的疑惑。
“那林永帶的護軍,可曾滋擾地方?”
“這倒不曾!”
楊沂中的回答讓趙構頗為意外。
“這是為何?”
他簡直無法想象現在還有不騷擾百姓的軍隊,哪怕是以治軍嚴禁的韓世忠的部隊,都經常跟駐地百姓起沖突。
楊沂中道“臣聽聞公主護軍軍俸殷厚。雖月餉只有一緡,卻常有饋賞,普通士卒可得緡之多。軍中衣食,皆不自購,每日還必有肉食!肉價騰貴,一卒年費不下三百貫錢。是以軍紀井然,不擾地方。”
趙構點點頭,果然不是什么好軍隊,逼得長官天天肉食,真是苦了公主。
嘆道“柔福公主何來如此多資材供養這些士卒?”
楊沂中也奇怪,他有自己的想法“柔福公主,乃建炎皇帝胞妹。建炎皇帝在南京時,常有饋贈。公主府中,多有御用之物。怕是軍費自此出!”
都是命啊!人家是皇帝的親妹妹,趙楷那個人又是出了名的疼弟妹,給些賞賜也不奇怪。不過趙構更聰明,他想到的更多。他去過揚州,知道揚州的所謂公主府,其實是趙楷給自己南逃準備的行宮。那么里面藏了多少寶貝,還真不好說。
南京城破,趙楷到底往揚州送了多少財物,這筆賬已經算不清楚。要算,只能去金國找趙楷這個倒霉皇帝對賬。
一想到這里,趙構就不敢想了,他可不想見那群被抓走的皇帝,太不吉利。他當皇帝,到現在一個年號定不下來,就是圖個吉利。建炎這個倒霉年號肯定是不能用,有人說就是因為“炎”這個字,江北才到處流寇橫行,殺人放火。之前他剛剛登基,詔書都沒發出去,苗劉就兵變,逼他退位,還弄了一個明授的年號,這年號當然也不能用。文官擬了許多年號,他都覺得不合適。
收回心思,公主身邊的悍將必須解決,這是一個大問題。
公主必須來杭州,林永這些人卻一定不能讓他們跟著來,得找一個合適的名分。
不過這些事情跟楊沂中商量不合適,得跟文官商量,不是他真的只相信文官,而是現在文官要求恢復祖制,他一個皇帝做事,不能像他爹宋徽宗那樣,擬一個中旨就能執行下去。現在得中書省草詔,大事還得三省共議,牽扯到公主,還要宗正令商討。他主動提出,直接擬旨,也不是推行不下去,但肯定有一批忠直的御史站出來拿祖制壓他,還美其名曰死諫,整個文官集團都會支持他們,欠缺威望的趙構,一點都不愿意跟文官集團對抗,分化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