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軍戰船都是小船。有桅無帆,水兵也不懂操帆。你軍中可有操帆好手?”
張榮的戰船是漕船形制,有一根可以放倒的桅桿,主要不是用來掛帆,而是用來綁纖繩的。不管是梁山泊還是運河,也都沒有張帆的機會,因此這些漁民都不會用帆。但漕船是可以掛帆的,否則也就不需要設計成可以臨時立起來,隨時放下去的結構,因為江南的漕船要過長江,拉不了纖繩,需要短暫的懸掛風帆。張榮的手下都是梁山泊漁民,以前別說長江,黃河都沒幾個人去過,因此根本不會使帆。但韓世忠帶到鎮江的是從浙江沿海招募的漁民,他們出海用的都是帆船。
韓世忠點頭道“有。有上千人都是操帆好手,我這里還有工匠,可以幫你趕制一批船帆!”
李慢侯道“這樣最好。事不宜遲,少保先回去準備。我這里有船來,即刻調去你處!”
入夜前,張榮再次派來三十艘船回來,這次不是帶著俘虜,而是一批韓世忠部落水的士兵。
李慢侯又攔截了一批從高郵過來的戰船,讓水手劃過江去鎮江韓世忠水寨大營。
要韓世忠連夜趕制船帆,天亮前這批小船要能趕去張榮處支援。
李慢侯不由感嘆,張榮確實玩命,不但逆流而上兩百多里,并且四次擊敗金軍水師,竟然還搶了一處錨地,也算是老天照顧,江寧府江面上,有一處江心洲,沙洲上無人定居,長滿了葦草,倒是跟梁山泊的地形有些相像,張榮一到就占了這里,搭建水寨,做長久準備。
金軍也拼了命,李慢侯這邊連夜抽調戰船南下,他們開始拼命阻截,一夜連戰十余場,李慢侯損失一百多騎,金兵損失大致相當,代價很高,但很值得,一夜間從邵伯鎮南下十四波戰船,一千四百艘,兩萬多水軍。
韓世忠的工匠,天亮之前趕制出了三十艘帆船,很粗糙,加固了漕船的桅桿,掛上用竹木和麻布縫制的船帆,效果如何還不知道。
韓世忠有心雪恥,迫不及待的帶兵趕去建康城。
這是一個少有的能在打敗后,迅速恢復勇氣的英雄。在淮陽軍被金軍擊潰,自己逃到海上,能夠很快恢復斗志,登陸海鹽收攏潰兵,才有了后來的救駕之功,才有了如今的黃天蕩大戰。
正午,韓世忠派回信使,說幸不辱命,再次堵住兀術。口氣又開始大起來,說要兀術匹馬不得過江。
那些帆船看來用著合適,李慢侯立刻從韓世忠這里借了十個工匠,派人送他們去揚州,揚州的工匠極多,讓張榮后續的戰船,在揚州進行臨時改造,然后在送到瓜州。揚州可是一個造船業中心,造船業是揚州少有的能拿得出手的手工業,其他只有白纻布和銅鏡。
第二天經過一天苦戰,韓世忠他們算是站穩腳跟,韓世忠八千舊部,能收攏起來的只有三千。
李慢侯則從揚州運來了一大批酒精,金軍不是會玩火攻嗎,看誰玩得好。上次金軍攻城的時候,李慢侯就苦惱過缺乏引火之物,燈油并不好使,柴火很難堆積,醫用酒精一出,什么都解決了。
果然酒精讓張榮和韓世忠在水戰中占盡優勢,短兵相接,扔出一罐酒精,一支火箭過去,金兵只能跳江。
大量俘虜送回來,有不少女真人,都是金軍中的小頭目,負責指揮監督漢軍、簽軍的。金軍水軍主要是遼國簽軍,是燕云十六州的漢人,即便這些遼國漢人也不可靠。因為金軍南下攻遼期間,俘虜了大量奴隸,許多燕云漢人的家眷都被俘虜到了遼東。
就在這次南下期間,金國皇帝兩次下詔,一次是準許以前不是在戰陣上俘虜的奴隸家屬給他們贖身,第二次干脆官府幫助贖身。這一定程度上,就是為了安撫這些士兵的心,但仇恨是安撫不下去的。亡國之仇,喪親之痛,活著的親屬可以贖身,死了的卻不能復生。
因此戰場上甚至出現簽軍士兵陣前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