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大臣趙鼎也反對,一定要求等金兵主力過了長江之后在宣布親征。劉光世根本不想打仗,不僅是沒用勇氣,而是不想損失兵力。張俊就更滑頭了,而且趙構更信任張俊,不愿意讓張俊的部隊離開自己。所以這場大戰,他們是注定得不到支援。
這也是李慢侯請岳飛和韓世忠來的原因。籌劃這種規模的大型會戰,哪怕他已經反復計劃一年多,但總出現一些他意想不到的情況,讓他明白他的經驗很不足,他需要聽聽這兩個名將的建議。
于是將自己打算在揚州地區攔截金兀術主力,趁著對方經過半年戰斗,人疲馬瘦,甚至疫病纏身的時候,在揚州給予他們沉重打擊,甚至是殲滅的計劃,跟兩個名將說了一遍。
韓世忠聽著頻頻點頭,岳飛卻輕輕搖頭。
李慢侯詢問他們的意見。
韓世忠說“打就完了。”
岳飛說“攔不住的。兀術大軍被拖在建康,只因其不愿放棄輜重。若輕兵奔馳,我軍少騎兵,萬難攔截。”
李慢侯道“我有四千精騎。五千輕騎。還有一千鐵浮屠。”
說完,瞬間冷場了。
一萬騎兵!還有一千鐵浮屠,讓人難以置信。
他們兩人手里,從沒有過這么多軍隊,韓世忠倒是帶過上萬人的軍隊,可沒有這么多騎兵。劉光世是現在軍隊最多的,但也只有兩萬部曲,也就是親兵,但也沒有一萬騎兵。岳飛之前帶兵規模最大的時候,只有兩千,也就是最近才將軍隊擴充到四千。
“李統制沒說笑?”
韓世忠問道。
李慢侯道“這能有假!”
岳飛嘆道“還是不行。兀術牙兵至少三千,精騎不少于五萬。”
李慢侯皺眉道“我還有一萬四千步兵,皆能騎馬,身披重甲。兩千精兵,可與金人正面步戰。”
岳飛動容“可否借與某?”
岳飛急了,否則不會提這種無禮要求。這段時間,他收集潰兵,收編土匪,甚至招募一些投誠的金軍簽軍,但兵力依然不足。在牛頭山扎營,借助牛頭山和周邊山地的有利地形,可兵力太少,金軍多次進攻已經很吃力。他手下可沒有小說里能槍挑滑車的猛將,都是一群凡人。作為距離金軍最近的一支抵抗軍,被重點關照,他已經有些撐不住。
李慢侯想都沒想“當然可以!”
任何一個現代人,突然被拉到岳飛面前,不可能不生出那種特殊的崇敬情感。岳飛別說借兵,讓李慢侯去他帳下做一個小卒,李慢侯都不會覺得是委屈自己。這個粗壯的男人,生活其實很枯燥,但卻把自己活成了一種精神,融入了每個人的心中。
韓世忠突然悶聲一聲,露出不悅之色。
他上次找李慢侯借三千精兵,李慢侯可是一口回絕的。跟岳飛類似,韓世忠借兵,也是因為真的有短板。他跟岳飛一樣,目前打的都不是他們最擅長的仗,兩人都擅長騎兵作戰。岳飛被逼的上了山,韓世忠被逼的下了海。其實調換一下,沒準會更好,至少韓世忠作為西軍,山地戰是老本行。
岳飛在河北一帶都是帶騎兵游斗,可是現在他也不敢借騎兵,養不起,也沒條件養。他現在還是黑戶,脫離杜充之后,他已經無名無分,只能說是亂軍,沒有任何歸屬,也就得不到任何供給。之所以去宜興剿匪,除了能收編土匪外,主要是宜興官府愿意糧草,條件是幫忙剿匪。于是岳飛就從金兵后隊所在的廣德軍轉移到宜興,并在哪里娶了妻,定居于宜興。但現在他駐守牛頭山、韓府山一帶,威脅著秦淮河水道,在兩山筑壘固守,手里只有三百騎兵,但給他更多騎兵,他也養不活。山地也馳騁不開。
韓世忠則不一樣,他是西軍大將,有救駕之功,朝廷對他的支持,遠超岳飛。他養得起騎兵,只是一時間弄不到戰馬,更找不到騎術精湛的士兵。所以之前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