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阡陌。
越是戰亂的地方,資產就越不值錢,被金兵入侵的土地更不值錢。最初有些逃亡地主還抱著僥幸心理,希望官兵能收復失地,現在大多數都絕望了,皇帝不斷逃跑,讓他們看不到任何希望,尤其是杭州都被人燒了,還收復個毛線失地,這些愿意南逃的地主,基本抱著僥幸;還有另一種僥幸,那就是抱著誰當皇帝都得他們來交稅,等著分出結果,然后給贏家當順民。抱著這種僥幸心理的地主,一般沒有逃走,而是在當地躲了起來,可是一波又一波從山東南下的難民讓他們意識到,金國不是一個正經國家,跟中原王朝不一樣,他們把殺人當成種地,把劫掠當成豐收,而且每年都會固定南下收割人命和財富,從靖康開始金兵已經南下第五次,這樣的頻率,足以讓大多數人絕望。
于是不再抱著僥幸心理的地主,持續不斷的拋售手里的土地,只要有人要,稍微給點就認了。人離鄉賤,那些逃到江南的地主日子越來越過不下去,而沒有逃走的,比他們還慘。不久之前,為了讓楚州防守壓力降低一些,李慢侯說動趙立,趁著金兵北上避暑,將大量老百姓疏散到了南方,許多都來到了揚州,其中有一大批中小地主。他們親眼見識到了難民的凄慘,聽過了山東河北人吃人的故事,又親身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甚至許多人的家人都死于金兵之手,一想到以后每年這些惡魔都會來殺一次,他們就不想再回去了,能在揚州或者江南茍延殘喘,就是他們下半生的幸運,寧為太平犬不做離亂人。于是趁著他們的地契在揚州有人收,很多人都開始賤賣,賣的比以前揚州人賣地還要廉價。
兼并逃到揚州來的楚州地主的土地,侯東越來越肆無忌憚,因為他發現,他可以空手套白狼。因為揚州目前流通量最大的貨幣,已經是糧票,而糧票是他印的。因此他可以不付出真金白銀就把土地拿過來,而這些土地到了他手里,只要金兵撤走后,他搶種一季莊稼,收獲的糧食竟然就夠兌付那些糧票。
吞并楚州地主土地后,侯東還跟這些地主保持聯系,因為他知道,他還需要這些地主幫他組織農民種地,離開這些地頭蛇,他在楚州兩眼一抹黑,想快速恢復生產很困難。
整個五月就這么過去,當最后一袋糧食平穩進入揚州的倉庫后,糧食搶收戰正式結束,而金兀術還被堵在建康。要怎么對付這頭兀術,卻讓李慢侯開始犯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