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是本性。一打起仗來,除非像那群洗腦幾個月,精神高度亢奮,亢奮到失去理智狀態下的契丹人,大多數人一旦開始廝殺,本能往往會壓倒理智,很多時候都是憑借本能在戰斗,那時候他們早就忘了生死,于是有逃跑本能的會逃跑,有死扛本能的會死扛。沒人能在刀子見紅的情況下,還理性的分析一下自己該不該跑?
所以對有些群體來說,激將根本沒有用處,他們跟女真人一樣,打仗不是為了榮譽,赴死不是因為羞愧,只是為了銀子,假如女真人給的錢多,假如宋朝官府對他們沒有威懾,他們恐怕都愿意調轉槍口殺揚州人。
李慢侯對浙東兵說,金軍已經攻城,現在就算開戰了,打不打,都算他們雙餉,一旦短兵相接,那就是三餉,告訴他們仗有的打,讓大家不要急。有了雙餉,很容易就安撫住了這些人。
哎,這么一群人,真不知道戚繼光是怎么帶的。論軍紀,李慢侯的軍紀也很嚴格,執行端一直很嚴禁,連他違反軍規都會挨板子,沒人會去挑戰軍規、軍法,軍紀自然而生;論訓練,李慢侯覺得他訓練的也足夠正規了,都編寫了詳細到數字的操典,各項訓練都有合格標準,恐怕比戚繼光練的更科學;難道是他的人格魅力比不上戚繼光,所以帶不動這些人?
李慢侯也承認,有些人身上是有光芒,有強烈的人格魅力的。是可以影響到整只團隊的精神的。比如宗澤身邊就能吸引到陳萃、岳飛這些人,而王淵、劉光世就跟黃潛善、汪伯彥團結在一起。李慢侯不認為自己有那種讓別人爬冰臥雪,也愿意無條件跟隨的人格魅力,可能因此才無法讓這些浙兵,變成一只驕傲的軍隊吧。當然,前提是他沒有誤解,歷史沒有誤解戚繼光的浙兵,誰敢說戚繼光的浙兵不是一只雇傭兵,畢竟他們的軍餉可比同時期的明軍高的多。
歷史的迷霧影響了李慢侯的邏輯,讓他以為自己沒找到正確帶領浙兵的方法。
暫時也不是考慮這些事情的時候,大敵當前,維穩當先。
浙兵不用激勵,契丹人似乎也激勵的過頭了,生怕他們不能打一仗,結果把他們快弄瘋了。可是現在已經不是李慢侯要他們瘋狂,而是他們自己要自己瘋狂。剛才攻城,打死了一百多,投降了兩百多。這兩百多人被耶律破金和蕭滅女真要了過去,重新開啟了瘋狂的洗腦程序。
跟這些有亡國之恥,喪家之痛,投敵之羞,夾在一個極端背景下,人性備受折磨的契丹人不同,那些女真人要難洗腦的多。
現在李慢侯手里,已經有了幾百個女真人,來源十分復雜。有些是春夏之時,張榮帶著水兵到處反劫掠時候,俘虜的四處打劫的小股女真。有的是在長江水戰中,落水被擒的女真人。還有一些甚至是被某些格外強悍的綱首團隊俘虜的女真人。
這些女真人思維已經形成,而且是優勢思維,強勢的民族精神,哪怕李慢侯想盡辦法,也無法讓他們配合。早期三個女真謀克能被洗腦,那是因為封閉在一個幾百人的契丹人中,少數很容易被多數同化,獨立思考這種能力,不是沒什么文化的女真人具備的。可是當他們自己形成小團體之后,就很難被外界干擾。甚至原來那三個都被洗的徹底的女真人,也重新回歸了女真的群體意識,把他們塞進女真人中,非但沒能帶動其他女真人,反而他們自己被帶動了。
這幾百個女真人,非但不愿意配合跟宋軍對戰,面對契丹人辱罵他們,他們反而能露出一副理所應當的鄙夷神情,是啊,你們契丹人的國家都被女真人滅了,你們罵他們是懦夫,完全沒有說服力啊。
無法馴化,不愿配合,這樣的女真人該怎么處理?李慢侯也很犯難,對他來說,給皇帝獻俘,是最沒有效率的處理方式,除了給皇帝臉上貼金之外,沒什么用處。趙構這種皇帝,臉上貼再多金,也激發不出勇氣,就更沒用處了。出于仁道,放了他們,李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