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后果太嚴重,之前曲端跟張浚的矛盾,可不是什么私人恩怨,一定意義上代表的是西軍武將集團跟文官集團之間的一種認識沖突,曲端是代表所有西軍將門在跟張浚爭執的,可是張浚泄憤殺了曲端,結果西軍將門立刻眾叛親離,對張浚徹底失去信任。趙哲的部將,環慶路將領慕容洮叛投西夏,曲端的部將,涇原路將領張中彥、李彥琪叛降金軍。這下陜西的局勢才一發不可收拾。
幸好吳階兄弟眼光獨到,而且一直是西軍中堅定支持張浚對抗曲端的將門,他在大敗之際,人心惶惶之時,帶著他的殘兵敗將,搶占金軍進攻四川的必經之路和尚原和大散官,守住這個門戶。才不至于讓金軍攜大破西軍的威勢,長驅而入,進入空虛的四川。
西軍大敗的消息傳到江南的時候,整個朝堂都沸騰了,當時就只剩下揚州還在堅持,他們只能把所有的希望投射到揚州。
此時揚州終于回饋了他們的盼望,真的成功擋住金軍,按照揚州各個武將的說法,他們還大勝金兵,殺傷、俘虜甚多。
這不重要,朝臣一番商討,做出重賞揚州守軍的決定。
于是李慢侯再次高升,他終于成為地方上的土皇帝,一個鎮撫使。
可是李慢侯卻氣的把封賞的官冊摔到了地上。
因為他得到的不是揚州,而是讓他北上海州,去哪個偏僻之地當鎮撫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