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揚是好地方。趙鎮府去了,可以好好休整,勤練兵馬。對了,揚州我建了斗獸場。你可以去練練兵,讓你的兵馬跟女真人好好廝殺一年,明年這時候你在北伐,事半功倍!”
趙立要走,李慢侯親送。
趙立郁悶不已,他吵著要北伐,朝廷不給人力物力也就罷了,還將他調往揚州。讓他移鎮真揚,他現在是真揚鎮撫使。
原本的真揚鎮撫使郭仲威,則跟趙立換防,被派往楚州。
郭仲威之所以愿意放棄真揚,主要是混不下去了。林永突然對他發難,跟薛慶聯手,突然攻擊他在天長軍的大營,將他一萬兵馬吞了。郭仲威派兵報復,被打的大敗。手頭的兵力已經不足兩萬,開始向朝廷彈劾林永和薛慶。
雙方官司打不清。藩鎮內訌,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可以說一直就沒斷過。滁州、濠州鎮撫使劉位還被當地土豪張文孝給殺了呢,朝廷也沒辦法。
但撤掉郭仲威,或者撤掉林永,朝廷也沒這個勇氣。兩個藩鎮如果反了怎么辦?就算不反,撤了他們,他們那些靠不住的兵怎么辦?這些都是問題。
于是在范宗尹的主持下,將趙立南移,將郭仲威北移,主要是郭仲威同意,趙立是軍隊出身的藩鎮,還是比較服從。
通過這件事,范宗尹總算沒有倒臺,他已經上書要求離任,歷史上趙構同意了,但現在趙構挽留了他,因為趙構發現,范宗尹能玩得轉藩鎮,尤其此時還面臨著金兵南下的危險,誰知道山東一帶的金兵東路大軍會不會再次南下?
至于趙立南移,而不是撤職,不是范宗尹不想,而是做不到。趙立手下三萬大軍,趙立撤了,這些兵怎么辦?調到江南去又不放心。李成的部隊就在長江以南,不斷劫掠,已經造反了。誰敢保證趙立不會造反?
因此一群藩鎮,只能換防,而無法撤換。
這讓李慢侯想到了岳飛,假如岳飛的時代,不止岳飛一個藩鎮,韓世忠他們都是藩鎮,秦檜敢殺岳飛嗎?當時岳飛軍在荊襄六郡,行使的基本上是藩鎮權力,還有一個吳階兄弟在四川權力相似,而韓世忠、張俊等軍隊,都駐扎江南,是御前和殿前軍,類似于原來的東京禁軍。
當然藩鎮割據肯定不好,李慢侯也不會支持,哪怕他現在就是一個藩鎮。但他領悟到一個道理,那就是真會反的人,或者說朝廷真的擔心會造反的人,反而不敢動。這次他們就沒敢動林永和薛慶,林永吞并郭仲威部,兵力擴大到了三萬多,他們不敢動。他們敢動岳飛,是因為殺了岳飛,岳家軍不會背叛。
“你兵強馬壯,為什么不敢北伐?”
趙立跟李慢侯沒有私人恩怨,完全是觀念不同,他偵察到徐州防守并沒有增強,想不明白為什么李慢侯就是不出兵。
“時機還不到。明年今日,你等我捷報!”
李慢侯說道。
“還要等一年?”
趙立嘆道。
“這是最快的。”
李慢侯覺得一年都很冒險。
十月中旬,接到移鎮的命令,十二月初,趙立盡起楚州兵馬南下。
李慢侯一路護送。
一直送到寶應縣界,正要分別之時,打南邊來了幾百潰騎,沿著官道,亡命北逃。
見到趙立、李慢侯的大軍之后,突然竄逃到一旁,弄清情況后,幾個騎兵跑了過來。
“趙鎮府、李少保,救命啊!”
一個極其狼狽的大漢,闖到二人馬前。身上的鐵甲一片血污,戰馬不斷吐著白氣。
“這不是郭鎮府?怎如此狼狽?”
李慢侯打馬向前,來人正是郭仲威,他不同意來楚州,誰能逼他來,他先啟程,趙立才不得不南下。
“在下被水匪伏擊,損失慘重。二位鎮府,快救我啊!”
郭仲威著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