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和尚原一樣,縮頭湖大戰,戰果不重要,意義很重大。原本縮頭湖是在兀術成功火燒韓世忠艦隊,帶著數千艘財物北撤,楚州的英雄趙立陣亡,長江以北已經成了金兵縱橫肆虐的牧場,張榮水師是當時淮東唯一的孤軍,在這種情況下,他打贏了縮頭湖大戰。然后得到了趙構的親自接見,讓他帶著他四千多手下一起去了臨安,設宴接風,封泰州知州。
可現在,雖然他將兀術堵在了建康,還截斷了兀術一萬多人的歸路,至今還留在江心洲上,都快被人遺忘了。后來他也獨立打了縮頭湖大戰,同樣是殲敵上千,俘虜撻懶女婿,可張榮并沒有被賜宴,更何況他的手下。因為在長江上的功勞不是他一個人的,大功被韓世忠占了,有長江大戰在前,縮頭湖變得沒那么重要。
而且這幾年,他比歷史上過的要大起大落多了。歷史上,他始終是一個萬把來人的水匪頭子,在水面上是個好漢,上了岸就是弱雞一個。可在李慢侯的支持下,又是幫他訓練三萬精兵,又是幫他收攏流民,這讓張榮以極快的速度膨脹到了擁眾三十萬的巨寇。手下大小頭目一百多,開堂設宴,一百多把交椅排開,聲勢驚人。
他只是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面對如此聲勢,難免膨脹。可一切都是虛妄,當金軍水師來攻,一座座山寨投降,一個個兄弟棄義,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塌了,這種大起大落對他打擊巨大。
但他沒有徹底消沉,躲在水寨里一年多,他并沒有閑著。終于他重整旗鼓,將一大批不靠譜的兄弟排擠了出去,很多人都被沉塘。秋后算賬,他沒有任何心理負擔,他本就是這樣的人。從此他不再是梁山泊第一把交椅,他是真正的張敵萬,他一個人就夠。
經過精簡,張榮的部下大多上岸,在天長軍、高郵縣租地耕種成了良民。兩淮地區,總體上還是缺人,因此不難租到土地,甚至不難找到無主荒地。安頓了這些老弱殘兵和不可靠的人馬之后,張榮手里只剩下三萬人,就是他最早的核心人馬,其中大半李慢侯都幫忙訓練過,披甲的就有一萬,全裝甲的有三千。
以前他占山為王,占水為王,眼看著跟他一起打仗的盟友們一個個真正成了土皇帝,他不可能不心動,所以李慢侯一拉攏,兩人一拍即合。
伏擊郭仲威部,就是張榮出山的見面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