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構太難了,頭大如斗。
滿朝官員爭的不可開交,一大籮筐問題突然冒出來,陡然激化。
“陛下!南渡之初,兵械十亡八九,陛下專意軍政,揀汰冗兵,修飭器甲,今已大有成效!張俊有兵三萬,有全裝甲萬副,刀槍弓箭皆備;韓世忠軍四萬,岳飛軍二萬三千,王燮軍一萬三千,雖不如俊之軍,亦皆精銳;劉光世軍四萬,老弱頗眾,選之亦可得其半。又,神武中軍楊沂中,后軍巨師古,皆不下萬人,而御前忠銳如崔增、張守忠等軍亦二萬。臣上考太祖之取天下,正兵不過十萬,況今有兵十六七萬,何憚不為!”
呂頤浩再三要求舉兵向北,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之前呂頤浩在建康,還只能上書,現在回朝了,當堂議政,頓時贏得一眾主戰派的附和。
秦檜立刻反駁“今雖有兵十六七萬,卻無一兵能阻金人。金人入境,如入無人之地,金人退走,收復失地,何以言勇?如今之局,安能與太祖之時相比?”
呂頤浩道“趙立戰金兵與六合瓜步之間,寸步不讓,何言無一兵能阻金人?”
秦檜冷笑“金人入蘄、黃,何人阻之?”
這是罵張俊了,鎮守蘄黃的是他的兵。
張太尉馬上怒了“庶子。你這間人!”
罵街就不好了,趙構立刻阻止。主戰主和之爭,不是一天兩天了,根本議不清楚。
“先議一議趙立移鎮之事。”
朝堂中又再起一番爭論。
呂頤浩堅決支持趙立移鎮徐州,建議設徐宿鎮撫使。秦檜反問,徐州只有州城以東在海州鎮府手中,宿州則在張榮手里,分徐宿,二鎮不許又該如何?
藩鎮難制,已經是朝堂上一個共識。加上不管主戰還是主和的文官,對藩鎮從來都有偏見,所以在這個問題上很一致。已經發生了李成反叛,劉位被殺。更出現朝廷任命李道為藩鎮,李道反而不敢就任,因為畏懼掌握軍隊的李橫,二人都是襄陽鎮撫使桑仲部下,桑仲被部下叛將霍名殺死后,朝廷任命作為副手的李道接任,可軍隊都在李橫手里,李道竟然不敢接受。朝廷只能改任李橫,對于藩鎮,朝廷現在控制力很弱。
“趙立移鎮徐、宿,真揚又該如何?”
秦檜繼續反問。
陳規道“該撤鎮!”
秦檜道“撤鎮之后,派誰鎮守?”
陳規道“自有朝廷官兵。”
秦檜道“若金兵再來,如淮西之棄守,該當如何?”
官兵無能是秦檜目前手里的必殺,張俊部下棄守淮西,讓大家看到,鎮守似乎還得靠藩鎮,雖然藩鎮是跋扈了一些。而且真揚丟失,可比淮西丟失危險多了。
關鍵是張俊軍因為打了明州之戰,是文官眼中公認的第一強軍,第一強的官軍都是這德行,讓韓世忠、岳飛去行嗎?劉光世?那更不行!
呂頤浩哼道“按你的說法。該當如何?”
秦檜道“趙立不能移鎮。徐州劃入海藩,宿州并入楚藩。”
徐州劃入李慢侯鎮守的海州、淮陽軍,宿州劃入張榮鎮守的楚州、宿州,兩人地盤擴大了,這早就有先例,之前李成可是舒州、蘄州、光州、黃州四州鎮府,藩鎮設立,早就顧不上能不能節制。這次金兵南下,官兵一如既往的爛,實在是讓主戰派的觀點沒有說服力。
秦檜辯的其他人沒有反駁的能力,悶哼幾聲,算是默認。
趙構繼續道“再議一議淮東宣撫使晏孝廣,薦林永開鎮滁、濠一事!”
這個問題更可怕。
因為林永集團一直是江北最不聽話的藩鎮勢力,這次林永又奪取了滁州、濠州、舒州、蘄州、黃州和光州,壽州南部的六安也被他手下收復。晏孝廣舉薦林永擴大藩鎮,在通泰鎮撫使的基礎上,同鎮滁濠,又是一個四州鎮府。比當初的李成更可怕,因